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椿树从来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它被《庄子》誉为“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神木”,是长寿、祥瑞的象征,古人有“椿庭萱堂”之说,将椿树与父母安康紧紧相连,在庭院中种一棵大椿树,不仅是为家园添一抹绿荫,更是为家人种下一份“岁月悠长”的美好祝福,但“大椿”非一日之长,从选苗到成荫,每一步都藏着学问,这份超详细攻略,带你从零开始,种一棵能陪伴家族百年的“活化石”。
选对“椿”苗:从第一步就赢在起跑线
想种出健康茁壮的大椿树,第一步——选苗,至关重要,市面上的椿树苗主要分为“香椿”和“臭椿”两类,虽然名字带“椿”,但文化寓意和生长特性天差地别:
- 香椿:嫩芽可食,是“树上蔬菜”,树冠开张,叶片有香气,寓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更适合追求实用与观赏结合的家庭。
- 臭椿:因叶片基部腺体散发异味得名,生长速度更快,木材坚硬,但观赏性和文化寓意稍弱,适合作为行道树或生态林种植。
新手选苗技巧:
- 看根系:优先选“根系发达、须根多”的苗,主根无劈裂、无机械损伤,裸根苗根系应带有湿润的泥浆,容器苗则不缠根、不盘根。
- 看树干:苗高1.5-2米为宜,树干通直、无弯曲,表皮光滑无病虫害(如无虫孔、无病斑),芽点饱满(春季种植时更易发芽)。
- 看品种:推荐选择“红香椿”“薹椿”等香椿品种,或“毛红椿”“香椿一号”等速生优质品种,兼顾生长速度与观赏价值。
选对“风水宝地”:阳光、土壤、空间,一个都不能少
椿树是“喜阳喜湿”的“直爽派”,对生长环境有明确要求,选对位置,能让它少生病、长得快。
光照:每天“晒足6小时”
椿树是强阳性树种,光照不足会导致枝条徒长、叶片发黄、抗性下降。种植地需保证每天至少6小时直射阳光,避免种在高层建筑北侧或大乔木下方(尤其是常绿树,冬季会遮挡阳光)。
土壤:“不积水、不贫瘠”是底线
椿树耐旱怕涝,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5(中性或微酸性)。
- 黏土改良:若土壤黏重,需掺入30%-50%的河沙、腐叶土或珍珠岩,增加透气性。
- 贫瘠土壤改良:每穴施入5-10公斤腐熟有机肥(如羊粪、鸡粪)+ 0.5公斤过磷酸钙,与土壤混合均匀作底肥,为“长期生长”储备能量。
空间:“留足伸展的余地”
大椿树成年后可高达10-20米,冠幅可达5-8米,种植时需预留足够空间:
- 庭院种植:距离房屋至少3-5米,避免根系破坏地基、枝条遮挡窗户;距离地下管线(水管、燃气管道)至少2米,防止根系顶破管道。
- 地头种植:作为防护林或景观树,株行距建议4-5米,保证通风透光。
科学种植:让“安家”变“稳家”
春秋两季是种植大椿树的“黄金时间”:春季3-4月(土壤解冻后,萌芽前),秋季10-11月(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此时气温适宜,根系恢复快,成活率更高。
种植步骤(以裸根苗为例):
- 挖“大坑”:坑穴大小为“根系 spread 的1.5-2倍”,一般深度60-80厘米、直径60-80厘米(比苗根幅宽20-30厘米),底部挖松20厘米,利于根系伸展。
- “浅栽不窝根”:将苗木放入坑穴,舒展根系(避免根系盘卷),回填一半土后轻轻提苗(让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再填满土,边填边踩实(避免根部悬空)。
- 浇“定根水”:种植后立即浇透水(渗透深度达50厘米以上),待水渗完后,在树苗周围堆一个“土圈”(直径略大于坑穴,高10-15厘米),方便后续浇水。
- “封土保墒”:用腐叶土或秸秆覆盖树盘(厚度5-10厘米),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
容器苗种植技巧:
- 脱盆时轻拍容器壁,避免土球散裂,若根系已缠绕(“盘根”),需用剪刀剪破塑料盆,并轻轻梳理外围根系,促进新根生长。
养护“三部曲”:水、肥、修剪,大椿树“茁壮成长”的关键
种下只是开始,科学养护才能让大椿树从“小苗”长成“大树”。
浇水:“见干见湿,不干不浇”
- 春季/秋季:每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60%-70%),雨季减少浇水(注意排水防涝)。
- 夏季:高温干旱时每3-5天浇一次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正午高温浇水伤根)。
- 冬季:落叶后浇一次“封冻水”,帮助树木越冬。
施肥:“薄肥勤施,壮根促长”
- 基肥:种植时施足底肥(见“土壤改良”部分),后续每年秋季落叶后,在树盘周围挖沟(深20-30厘米),施入腐熟有机肥(10-15公斤/株)+ 复合肥(0.5-1公斤/株)。
- 追肥:生长期(4-6月)每月施一次“速效肥”,以氮肥为主(如尿素0.2-0.3公斤/株),促进枝叶生长;7月后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0.1-0.2公斤/株),促进枝条木质化,提高抗寒性。
修剪:“去弱留强,通风透光”
- 幼树期(1-3年):以“整形”为主,选留3-5个主枝(均匀分布),剪除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培养“自然开心形”树冠(通风透光,结果多)。
- 成年树(4年以上):每年冬季修剪一次,疏除过密枝、枯枝、细弱枝,短徒长枝(保留2-3个芽点),控制树高(一般不超过6米,方便采芽和管理)。
- 注意事项:香椿树若以采芽为目的,需在冬季重剪(剪留15-20厘米),促进春季萌发嫩芽。
病虫害防治:“早发现、早处理”,让大椿树“健健康康”
大椿树抗性强,病虫害较少,但仍需注意“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立枯病:幼苗期易发,表现为茎基部腐烂、猝倒,防治方法:避免连作,种植前用多菌灵溶液消毒土壤,发病后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
- 刺蛾(洋辣子):幼虫啃食叶片,7-9月高发,防治方法:人工摘除虫茧,幼虫期喷洒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 斑衣蜡蝉:吸食汁液,叶片出现白色斑点,排泄物诱发煤污病,防治方法:喷洒10%吡虫啉2000倍液,清除周边杂草(越冬卵)。
越冬保护:“穿件‘棉衣’”,安全过冬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新栽大椿树需做好越冬保护:
- 树干涂白:用石灰水(生石灰:硫磺粉:水=3:1:10)涂刷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