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棱山楂,这些特点要记牢
大五棱山楂之所以受欢迎,核心在于它的“独特优势”:果实扁圆形,五棱明显像“五星聚宝盆”,单果重可达20-30克,比普通山楂大一圈;果皮鲜红艳丽,果肉黄白细腻,酸甜适口,少涩味;更重要的是,它不仅鲜食口感佳,还能加工成山楂片、果脯、果丹皮,经济效益远超普通品种。
选苗时认准“正规军”:优先从省级以上果树研究所或信誉良好的苗圃购买,要求苗木高度1.2米以上,地径粗1厘米以上,根系完整(主根3-5条,须根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警惕“速生苗”“嫁接不亲和苗”,这类苗木结果晚、易早衰,坑你没商量!
选好地块是基础:山楂树“不爱搬家”,这些条件能满足
大五棱山楂树寿命长达50-100年,一旦定植就少移栽,因此地块选择需“三思而后行”。
光照要足:山楂是喜光树种,每天需光照8小时以上,若种植在果园边缘或房屋北侧,光照不足会导致枝条徒长、花芽分化少、果实着色差、甜度低。
土壤要“松”:最适宜土层深厚(60厘米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黏重土壤易积水烂根,沙土保水保肥差,需提前改良:黏土掺沙+有机肥,沙土掺黏土+腐熟农家肥。
pH值要“稳”:山楂耐旱、耐瘠薄,但对土壤酸碱度敏感,最适宜pH值6.0-7.5(中性至微酸性),若土壤pH值>8.0(盐碱地),需施硫磺粉或硫酸亚铁调节,每平方米施0.5-1公斤,深翻混匀后再种植。
忌重茬:切忌种植过苹果、梨、桃等核果类地块的土壤,易发生“再植病害”(如根腐病、线虫),导致生长不良,若必须重茬,需提前深翻土壤,彻底清除残根,并用多菌灵或恶霉灵消毒。
科学定植是关键:春栽秋栽各有讲究,栽后“缓苗快”有技巧
最佳时间:北方地区以“春栽为主”(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南方可秋栽(10-11月,落叶至土壤封冻前),避开高温暴雨和严寒天气,提高成活率。
定植步骤:
- 挖穴:按株行距3米×4米(每亩55株)挖穴,穴长宽高均为80厘米,底层填入20厘米秸秆或杂草(增加透气性),表层表土与腐熟有机肥(每穴20-30公斤羊粪/牛粪)+过磷酸钙1公斤混合回填。
- 浸根:栽前将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6-8小时,或蘸“生根粉溶液”(按说明书稀释),促进根系恢复。
- 栽植: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边填土边提苗,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以“根颈与地面平齐”为准(埋深易烂颈,埋浅易倒伏)。
- 浇水: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待水渗完后,树盘覆盖地膜(增温保墒)或秸秆(防杂草、保湿)。
肥水管理是核心:“吃饱喝足”才能多结果
大五棱山楂树“耐旱怕涝,喜肥贪吃”,不同生长期肥水需求不同,需“看天、看地、看树”管理。
施肥“三重点”:
- 基肥(秋季重施):落叶后(9-10月)是施肥黄金期,此时地温尚高,根系生长活跃,施肥后利于养分吸收,每株施腐熟农家肥50-100公斤+复合肥2公斤,沿树冠投影边缘开“放射沟”(深40-50厘米),施肥后浇透水。
- 追肥(生长期分次施):
- 萌芽肥(3-4月):以氮肥为主,促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每株尿素1公斤+硫酸钾0.5公斤;
- 膨果肥(6-7月):果实膨大期需磷钾肥为主,每株高钾复合肥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促进果实增大、着色;
- 采后肥(9-10月):采果后补充养分,恢复树势,为越冬和来年结果打基础,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有机肥20公斤。
- 叶面喷肥:生长期(5-8月)每隔15-20天喷1次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溶液,补充微量元素(如缺钙可喷0.3%硝酸钙),增强叶片光合作用。
浇水“三原则”:
- 萌芽期:保持土壤湿润,促新梢萌发;
- 果实膨大期:7-8月遇干旱需每周浇水1次,防止果实日灼、落果;
- 封冻前:11月浇“封冻水”,提高抗寒能力。
注意:雨季及时排水,积水超过24小时易导致根系窒息死亡。
整形修剪是保障:“骨架搭好,结果才多”
大五棱山楂树以“自然开心形”或“主干疏层形”为宜,通风透光、结果面积大,易管理。
幼树期(1-3年):整形扩冠
- 定植后定干,高度60-80厘米,选留3-4个主枝(自然开心形)或3-4层主枝(主干疏层形),主枝开张角度50-60°,短截促发分枝,培养结果枝组。
- 及时抹除主干基部萌芽(“蘖芽”),减少养分消耗。
盛果期(4-10年):平衡树势,立体结果
- 冬季修剪:疏除交叉枝、病虫枝、重叠枝,回缩衰老枝,短截结果枝(保留3-4个芽),更新结果枝组,保持“上稀下密、外稀内密”。
- 夏季修剪:5-6月摘心(控制新梢长度,促发副梢)、扭枝(直立枝扭伤基部,改变生长方向)、环割(旺枝环割2-3圈,促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
衰老期(10年以上):更新复壮
- 对多年生枝组进行“重回缩”,刺激基部隐芽萌发新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组,延长结果年限。
病虫害防治是关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大五棱山楂树抗性强,常见病虫害较少,但仍需重点防控:
常见病害:
- 白粉病:叶片正面出现白色粉斑,后期变灰白色,防治方法:发芽前喷5°Be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15%三唑酮1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 褐斑病:叶片出现褐色病斑,后期穿孔脱落,防治方法:清除病叶深埋,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混合液。
常见虫害:
- 桃小食心虫:幼虫蛀食果实,导致“虫粪果”,防治方法:6-7月成虫羽化期,树盘覆盖地膜(阻止成虫出土),或喷20%灭扫利2000倍液;
- 红蜘蛛:叶片失绿变黄,严重时脱落,防治方法:早春刮除老皮,消灭越冬卵,发生初期喷20%哒螨灵1500倍液。
- 蚜虫:嫩梢叶片卷曲,防治方法:喷10%吡虫啉3000倍液。
适时采收是丰收:“看准时机,品质最佳”
大五棱山楂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判断标准:果实着色全红(果面80%以上转红),果肉变硬,种子成熟(褐色),采收宜选晴天露水干后,用手轻摘,避免碰伤果皮(影响储运和商品性),若加工用,可适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