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种中华芦荟全攻略:从选盆到收获,一篇文章教会你》
中华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是百合科芦荟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肥厚翠绿、边缘带小刺,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美容护肤、缓解轻微烫伤,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居家小能手”,它的养护难度低,即便没有园艺经验,也能轻松种好,下面从选盆、配土、上盆到日常养护,手把手教你种好中华芦荟。
选对“起点”:选盆与选苗是关键
-
选盆:透气不积水是核心
中华芦荟怕闷湿,盆器必须选择透气性好、底部有排水孔的材质,陶盆、瓦盆、紫砂盆是首选(透气保湿,新手不易烂根),塑料盆轻便但需注意控制浇水;新手避免用无孔盆或釉面盆(易积水导致烂根),盆的大小根据芦荟苗尺寸选择:小苗用直径10-12厘米盆,成株用15-20厘米盆,盆底可铺一层陶粒或碎瓦片(利于排水)。 -
选苗:健康无病虫害是前提
优先选择叶片饱满、颜色翠绿、无黄斑烂叶、根系发达的芦荟苗,若购买裸根苗,检查根系是否健壮(白中带嫩黄,无腐烂);带土苗则观察土壤是否湿润,叶片是否挺拔,避免选叶片发软、茎部软烂的“病弱苗”,成活率会大打折扣。
配好“土壤”:疏松透气的“芦荟专属营养土”
中华芦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6.0-7.0),忌黏重土,新手可直接购买多肉专用土(通常含泥炭、珍珠岩、蛭石),或自制营养土:
- 配方:腐叶土(或泥炭土)3份 + 珍珠岩2份 + 河沙1份 + 少量腐熟有机肥(如羊粪球)。
- 注意:土壤需提前消毒(暴晒3天或用多菌灵溶液喷洒),避免病菌滋生。
上盆步骤:让芦荟“安家”不伤根
- 修根:若芦荟苗根系过长或腐烂,用消毒剪刀剪掉烂根、老根,晾干伤口(1-2小时),避免上盆后感染。
- 上盆:在盆底铺一层陶粒(2-3厘米),再加入部分营养土,将芦荟苗放入(根系舒展,深度与原土齐平),周围填土至盆口2厘米处(留浇水空间),轻轻压实土壤。
- 缓苗:上盆后浇一次定根水(沿盆边缓慢浇透,直到盆底漏水),放在通风散光处,避免阳光直晒,缓苗期间保持土壤微湿,约7-15天,叶片恢复挺拔即表示成活,可逐渐移至光照充足处。
日常养护:3怕5多”,芦荟蹭蹭长
中华芦荟皮实,但养护时避开“雷区”,才能叶片肥厚、侧芽爆盆:
光照:怕暴晒,也怕长期阴暗
- 喜光:每天需4-6小时散射光(如朝南阳台、窗边),光照充足时叶片挺拔、边缘泛红(正常现象),还能促进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 怕暴晒:夏季高温时需遮阴(30%遮阳网),或移至散射光处,否则叶片易被晒伤(出现黄褐色斑块)。
- 忌阴暗:长期放在室内阴暗处,叶片会细薄、徒长(叶间距拉长),失去观赏价值,需定期移至光照处“晒太阳”。
浇水:怕积水,要“干透浇透”
中华芦荟叶片含大量水分,耐旱怕涝,浇水遵循“干透浇透”原则:
- 判断:用手指插入土壤2-3厘米,若干燥发白则浇水,若湿润则暂不浇。
- 频率:春秋季3-5天浇一次(盆土表面干后浇透);夏季高温蒸发快,2-3天浇一次(避开正午,选早晚浇水);冬季低温(低于10℃)减少浇水,7-10天浇一次(保持微湿,防冻伤)。
- 注意:浇水时避免淋到叶片中心(易积水烂心),沿盆边缓慢浇,浇透后及时倒掉托盘积水。
施肥:怕浓肥,薄肥勤施促生长
中华芦荟对肥料需求不高,生长期(春、秋)施肥即可:
- 肥料选择:均衡型复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如稀释的饼肥水、羊粪球),避免施高氮肥(叶片徒长、变薄)。
- 频率:每月1-2次,浓度比说明稀释一半(“薄肥勤施”),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
- 注意:若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可能是缺肥,可补充1次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叶片肥厚。
温度:怕寒冷,15-28℃最舒适
中华芦荟喜温暖,适宜生长温度15-28℃,低于5℃易受冻害(叶片化水、发软),冬季需移至室内温暖处(避免冷风吹),保持温度10℃以上,夏季高温超过35℃时,加强通风(如开窗、用风扇),避免闷热。
繁殖:简单易活,1盆变10盆
中华芦荟主要通过分株繁殖(春秋季最佳),操作简单:
- 时机:待母株长出侧芽(小苗),且侧芽有5-6片叶片时,脱盆用消毒刀切下侧芽(伤口涂多菌灵),晾干伤口1-2小时。
- 上盆:按前述“上盆步骤”将侧芽栽种,保持土壤微湿,放在散光处,1-2周即可生根成活。
常见问题:叶片发黄、烂根怎么办?
-
叶片发黄:
- 下部老叶发黄:正常代谢,摘掉即可;
- 整体叶片发黄、软塌:浇水过多(烂根),需脱盆剪烂根,晾干后重新栽种,之后控制浇水;
- 叶片发黄、边缘干枯:缺水或光照不足,增加浇水频率和光照时间。
-
烂根:
多因盆土积水、通风差导致:脱盆后剪掉烂根(用多菌灵消毒),晾干伤口后换新土栽种,之后“管住手”,等土干透再浇水,保持环境通风。 -
病虫害:
- 红蜘蛛:高温干燥时易发,叶片出现黄斑、蛛网,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喷洒;
- 介壳虫:叶片背面有白色小虫,用酒精棉擦拭,或喷洒护花神。
收获与利用:芦荟的“实用价值”
中华芦荟养护1-2年后,叶片可采收:
- 美容:取新鲜叶片,切开取凝胶(透明黏液),直接涂抹面部(补水、舒缓敏感),或制作芦荟面膜。
- 药用:轻微烫伤、蚊虫叮咬,取凝胶涂抹,有消炎止痛作用(严重需就医)。
- 食用:需选择可食用芦荟品种(如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部分品种可少量食用(嫩叶焯水后凉拌、煮汤),但不确定是否可食用时,建议仅作观赏或外用。
种中华芦荟,核心就是“管住手(少浇水)、多见光、勤通风”,选对盆土、做好缓苗,日常养护避开积水、暴晒,新手也能轻松养出爆盆芦荟,既能装点家居,又能随时取用它的“天然好物”,快动手种一盆吧,让生活多一抹绿色与健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