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紫叶桃(又称红叶碧桃)以其绚丽的紫红色叶片和娇艳的花朵,成为园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期过后,不少朋友会忽略一个重要的养护环节——花后修剪,及时科学地对花后枝条进行处理,不仅有助于植株恢复长势,更能塑造优美的树形,为来年的花繁叶茂奠定坚实基础。
花后修剪的重要性
紫叶桃的花后修剪,其主要目的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节省养分,促进生长:花朵凋谢后,植株会消耗大量养分来孕育果实(如果实不需要,可及时摘除),及时剪去残花、败枝,可以避免养分无效消耗,将养分集中供给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 改善通风透光:花后枝条较为杂乱,若任其生长,会导致树冠内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易引发病虫害,也影响下部枝条的生长和叶片的观赏效果。
- 塑造优美树形:通过修剪,可以调整枝条的生长方向和角度,去除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等,使树冠更加开张、匀称,提升整体观赏价值。
- 促进花芽分化:紫叶桃的花芽多在当年生新梢上形成,通过合理的短截和疏剪,可以刺激新梢萌发,增加中短枝的数量,从而为来年开花提供充足的花芽基础。
花后枝条处理的具体方法
紫叶桃的花后修剪通常在花期结束后,新梢开始旺盛生长前进行(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
及时剪除残花与结果枝:
- 剪除残花:花朵凋谢后,连同花下的一小段花梗一起剪除,对于开花结果的大花型碧桃,如果不需要观果,可将结果枝基部留2-3片叶进行短截,避免养分过多消耗在果实上。
- 疏除结果枝:对于一些细弱的结果枝、坐果率低的枝条,可以从基部疏除,集中养分给健壮枝条。
-
短截促发新梢,培养结果枝组:
- 对延长枝的短截:选择生长健壮、方向合适的枝条作为延长枝,留外芽或侧芽进行短截,剪去枝条的1/3-1/2,以刺激其发出更多强壮的新梢,扩大树冠,形成未来的骨干枝。
- 对徒长枝、竞争枝的短截:对于树冠内萌发的徒长枝(直立生长、节间长、叶片稀疏)和位置不当的竞争枝(与主枝、延长枝争夺养分的枝条),若有利用价值,可留2-3芽进行重短截,培养成小型结果枝组;若无用,则从基部疏除。
- 对中长果枝的短截:紫叶桃的中长果枝是主要的结果枝,对这些枝条,可留中部饱满芽进行短截,剪去枝条的1/3左右,促使基部发出健壮的结果枝和预备枝,对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一般不短截,只疏除过密、衰老的枝条。
-
疏除过密枝、病虫枝、交叉枝:
- 疏除过密枝:树冠内部、枝条过密的地方,会影响通风透光,应从基部疏除过密、交叉、重叠的枝条,保持树冠内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 疏除病虫枝、枯枝:仔细检查植株,发现带有病虫害的枝条、干枯枝、机械损伤枝等,应及时从基部彻底剪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虫源。
-
回缩衰老枝,更新复壮:
对于多年生生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的枝组,可进行回缩修剪,即在枝条中下部有较强分枝或饱满芽的地方短截,促使下部枝条更新复壮,恢复生长结果能力。
修剪后的养护管理
- 水肥管理:修剪后,植株会萌发大量新梢,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应及时追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促进枝叶生长,在生长后期(7-8月),则应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以促进枝条成熟和花芽分化,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积水。
- 病虫害防治:修剪造成的伤口容易感染病菌,可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加强蚜虫、红蜘蛛、卷叶蛾等常见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 抹芽除萌:修剪后,树干基部、大枝伤口附近会萌发大量蘖芽和徒长芽,应及时抹除,以免消耗养分,影响通风透光。
紫叶桃的花后修剪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枝条处理,不仅能帮助植株恢复生机,更能有效塑造优美的树形,促进花芽分化,确保来年能够再次绽放出繁茂艳丽的花朵,让这份紫红色的美丽在园林中持续绽放,掌握好修剪技巧,你的紫叶桃定会年年成为春日里的焦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