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种植的成功与否,苗木质量是“第一关”,优质的桃树苗木不仅能更快适应移栽环境、提高成活率,更是未来丰产稳产的“先天基础”,在选苗过程中,根系活力与枝干健康是两大核心判断标准,直接关系到苗木的生长势与后续发育,掌握这两方面的鉴别技巧,才能从源头为桃园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根系活力:桃树生长的“发动机”,决定成活与生长潜力
根系是桃树吸收水分、养分和合成激素的核心器官,其活力强弱直接决定苗木移栽后的缓苗速度和生长潜力,优质桃树苗木的根系应具备以下特征:
根系完整、数量充足
优质桃苗应具有3-5条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主根,主根长度一般不少于20厘米(无病虫害、机械损伤),且须根(吸收根)丰富、呈白色或浅褐色,须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位,若须稀少或呈黑褐色,说明根系活力低下,或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如积水、板结)。
需警惕“偏根苗”(主根数量少、分布不均)和“老化苗”(主根粗短、须根枯萎),这类苗木在移栽后易出现“缓苗慢、长势弱”甚至“死苗”问题。
根系新鲜、色泽自然
新鲜度是根系活力的直观体现,优质苗木的根断面应呈乳白色或淡绿色,有明显的“肉质感”,用手轻捏富有弹性,无干枯、腐烂或萎缩现象,若根系呈灰褐色、发软(甚至一捏即流黑水),或断面木质化严重、无光泽,说明根系已失水或感染根腐病,不宜选购。
无病虫害与机械损伤
根系是病虫害的“重灾区”,需重点检查是否有根瘤病(根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影响吸收)、根腐病(根系发黑、腐烂,有霉味)或虫害(如蛴螬、金针虫蛀食根系),避免选择主根或侧根有严重机械损伤(如断裂、撕裂)的苗木,此类伤口易感染病菌,影响根系再生。
枝干健康:桃树生长的“骨架”,决定抗逆性与树形
枝干是苗木的“支撑骨架”和“养分运输通道”,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树体的抗逆性(抗寒、抗旱、抗病虫害)和未来树形结构的合理性,优质桃树苗木的枝干应满足以下标准:
苗龄适宜、粗壮充实
桃苗一般以一年生嫁接苗为最佳(苗龄过长易“老化”,过嫩则木质化不足),嫁接接口处的砧木粗度以0.8-1.2厘米为宜,接穗粗度以0.6-1.0厘米为宜,枝干应通直、无弯曲,节间短而充实(用手掐有硬度,不易折断),避免选择“细弱苗”(枝干纤细、节间过长)或“徒长苗”(枝节间过长、组织疏松),这类苗木抗逆性差,易发生倒伏或冻害。
皮色光亮、无病斑干枯
枝干皮色是健康的重要指标,优质苗木的表皮应呈红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无病斑、虫孔、裂纹或干枯现象,若枝干出现黑褐色病斑(如流胶病、腐烂病)、纵向裂纹,或表皮大面积皱缩、脱落,说明已感染病害或失水严重,不宜选购。
芽体饱满、无损伤
芽是枝叶生长的基础,优质苗木的定干部位以下应有5-8个饱满芽(芽体呈菱形、紧贴枝干,鳞片有光泽),无损伤、萌发或冻害痕迹,若芽体干瘪、变色(如灰黑色)或已萌发(“假活苗”),说明苗木储存不当或生命力弱,移栽后可能无法正常抽枝。
嫁接接口愈合良好
嫁接苗需重点检查接口处的愈合情况。优质苗木的嫁接接口应完全愈合,无明显“愈合隆起”或“缝隙”,砧木与接穗粗度相近(避免“脚粗腰细”),接口处无裂缝、夹杂物或流胶现象,若愈合不良,易在接口处断裂或感染病菌,影响树体寿命。
选苗综合建议:避开“隐形陷阱”,确保优质高产
除重点关注根系与枝干外,选苗时还需注意:
- 拒绝“移栽苗”:部分苗木为提高成活率,会进行“假植”或“容器苗”二次移栽,此类苗木根系易受损,缓苗期长,应优先选择“原生苗”。
- 观察叶片状态:优质苗木叶片应完整、浓绿(无黄化、卷曲、病斑),若叶片大量脱落或发黄,说明根系已受损或长期失水。
- 选择正规育苗单位:优先从信誉良好的苗圃选购,确保品种纯正(品种标签清晰)、无检疫性病虫害(如蚧壳虫、溃疡病)。
桃树选苗是一项“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只有精准判断根系的活力与枝干的健康,才能选出“优质苗、丰产苗”,牢记“根好才能活,干壮才能长”,在选苗时多一份细心,未来桃园管理便会少一份麻烦,为桃树优质丰产“赢在起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