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暑气尚未完全褪尽,秋意已悄然在晨露与晚风中渗透,庭院里那株木芙蓉(又名扶桑)便悄然苏醒,用一季的绚烂,为渐凉的秋色点燃最温柔的注脚,它的花期,不似春花那般繁盛喧闹,也不似夏花那般热烈急促,而是带着一种从容的韵律,在夏秋之交的时光里,独自绽放,从容凋零,留下一缕悠长的芬芳。
木芙蓉的花期,通常从夏末的8月开始,一直延续到深秋的10月,甚至更早或更晚,因地域气候而异,在这漫长的两三个月里,它仿佛是秋日里最忠实的守望者,初开时,花朵往往洁白如雪,带着一丝娇羞,被称为“木芙蓉”的“白芙蓉”;随着阳光的亲吻和时间的推移,花瓣逐渐染上淡淡的粉红,继而变为深红,最后甚至呈现出醉人的酒红色,这“一日三变”的奇妙特性,让每一朵花的生命都充满了层次与惊喜,也因此有了“醉芙蓉”的美誉。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扶桑花便已舒展它那层叠的花瓣,迎接着新的一天,花型硕大,有的呈单瓣,简洁素雅;有的为重瓣,雍容华贵,花色丰富,除了常见的白、粉、红,还有深红、玫红,甚至有些品种带有斑纹或镶边,宛如巧匠精心绘制的画卷,在绿叶的映衬下,朵朵扶桑或高悬枝头,或藏于叶间,热烈而奔放,却不失雅致,它们不像牡丹那般富贵逼人,也不似菊花那般清冷孤傲,自有其一种质朴而热烈的美,带着热带风情的热烈,又融入了秋日的沉静。
花期之中,扶桑花仿佛不知疲倦,只要阳光充足,温暖适宜,便会持续不断地绽放,每一朵花的花期并不长,仅有数日,但整株植物上,总会有新花不断绽放,旧花悄然隐去,生生不息,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前仆后继”的开花习性,使得它的盛花期格外长久,为萧瑟的秋日增添了一抹抹亮丽的色彩,无论是庭院中的一角,还是公园的花坛,亦或是街边的绿化带,只要有扶桑的身影,便总能吸引目光,带来愉悦。
木芙蓉的花期,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芙蓉常象征高洁、贞操、娇艳与早熟,因其生于陆地,又称“木莲”,与水芙蓉(荷花)并称“芙蓉姐妹”,而在民间,扶桑花因其花色艳丽,花期长久,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在一些南方地区,人们还认为扶桑花能驱邪避灾,带来吉祥。
随着秋意渐浓,气温逐渐降低,扶桑花的花量也会慢慢减少,但即便在寒露霜降时节,仍能看到几朵倔强的花朵在枝头绽放,为即将到来的寒冬作最后的告别,当最后一朵花瓣凋零,扶桑便进入了休眠期,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来年夏末秋初,再次用它那绚烂的花朵,装点世界,温暖人心。
木芙蓉的花期,是夏秋交替的温柔序曲,是生命不息的美丽宣言,它用一季的坚守与绽放,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季节,都要热烈而从容地活着,用最美的姿态,拥抱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那醉人的芙蓉色,便成了记忆中最温暖的秋光,久久不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