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菊”——这名字自带一股苍茫古意,仿佛从《楚辞》的香草美人一路蜿蜒而来,最终停驻在广袤的旷野,它不是温室里的娇客,而是属于大地、属于风、属于阳光的野性精灵,是荒原之上,跌落的太阳碎片。
第一次真正留意天人菊,是在一片被遗忘的荒坡,彼时秋意渐浓,大地褪去了繁华的绿装,显露出一种粗粝而坦荡的底色,就在这片看似贫瘠与萧瑟之中,一簇簇天人菊正热烈地盛放,它们不像牡丹那般雍容华贵,也不似幽兰那般清雅孤高,它的美,带着一种不事雕琢的野性,一种直面风霜的坚韧。
你看它的花形,奇特而精妙,外层的舌状花,如同太阳放射出的光芒,或明黄,或炽橙,边缘常染着一圈细腻的红晕,像是被夕阳亲吻过,这色彩,浓烈得几乎要灼伤眼睛,却又带着一种质朴的真诚,毫无媚俗之态,而内管状花则聚集成一个隆起的深褐色花心,如同一个浓缩的宇宙,一个沉默的句号,将外层的绚烂稳稳收住,这“外放内敛”的特质,恰如其名“天人”——既有天的广阔热烈,亦有人的沉静包容。
它们生长的地方,往往是路边、田埂、荒地,甚至是岩石的缝隙,土壤并不肥沃,甚至有些贫瘠,阳光却格外慷慨,它们不择环境,不惧干旱,只要有一寸立足之地,便能顽强地扎根、抽芽、开花,那细长的茎秆,看似柔弱,却蕴含着惊人的力量,任凭风吹雨打,始终挺立不倒,叶片粗糙而毛茸茸,像一层天然的铠甲,锁住水分,也抵御着外界的侵扰,每一朵天人菊,都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歌颂着那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力绽放的精神。
我常常蹲在花丛边,静静凝视这些小太阳,它们不言不语,却仿佛有无声的语言在流淌,它们告诉我,生命不必追求极致的奢华与舒适,在最平凡甚至最艰难的境遇中,依然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热烈,就像这荒原之上,没有精心的照料,没有刻意的栽培,它们却用最质朴的方式,装点了这片寂寥的土地,也点亮了行者的眼眸。
古人云:“天人合一”,这或许便是天人菊更深层的意蕴,它不娇柔,不造作,顺应着四时更迭,沐浴着日月精华,将自然的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它的根深植于大地,它的花仰望着苍穹,它连接着天与地,也连接着人与自然,当我们凝视天人菊时,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大地的厚重与来自天空的辽阔,内心也随之变得宁静而开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菊花是隐逸的象征,而天人菊,则更像一位旷达的行者,一位勇敢的开拓者,它没有东篱的幽静,却有荒原的广阔;它没有“悠然”的闲适,却有“无畏”的坚韧。
花期渐尽,那明黄炽橙的色彩会慢慢褪去,花瓣也会零落成泥,但那深褐色的花心,会倔强地留在枝头,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孕育着来年的希望,风一吹,便带着生命的密码,飘向更远的土地,等待下一个春天,再次绽放出属于太阳的碎片。
下次当你走在荒野,不妨留意一下那些不起眼的小花,或许,你也会遇见天人菊,遇见那片跌落在人间的太阳,感受那份来自荒原的、最质朴也最动人的生命力量,它不仅仅是花,它是自然写给人类的诗,是生命在逆境中闪耀的光芒。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