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菊,这名字听着就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硬朗,它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不似玫瑰娇艳欲滴,更不像那些名贵花卉需要人小心翼翼地呵护,黑心菊,是属于野地的,是属于旷野的,是属于那些看似贫瘠,却孕育着无限生机的角落,它的美,是一种带着野性的、不加修饰的美,一种在逆境中依然能开得轰轰烈烈的叛逆之美。
初次识得黑心菊,大概是在某个夏末秋初的郊外,彼时,许多花卉都已凋零,大地显得有些沉寂,就在一片荒芜的坡地上,一丛丛黑心菊却倔强地挺立着,它们的花瓣,是那种明亮得近乎耀眼的金黄色,像极了阳光熔化的碎片,密密匝匝地围绕着中间一个深邃的、近乎墨褐色的花心,那花心,乌黑油亮,饱满鼓胀,仿佛藏着整个夏天的秘密,又像是一双双深邃的眼眸,默默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带着几分不屑,几分倔强,又几分看透世事的淡然。
“黑心”,这名字或许便源于这独特的花心,初听,或许会觉得有些不雅,甚至带有一丝贬义,但当你真正站在它面前,细细端详,便会发现这“黑心”非但不丑,反而是一种点睛之笔,一种极具个性的表达,正是这深邃的黑,与明亮的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黑心菊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显得格外醒目,格外有力量,它不迎合,不谄媚,只是按照自己的样子,热烈而奔放地绽放。
黑心菊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路边、田埂、荒坡,只要有一点扎根的地方,便能生长开花,它不需要人们特意浇灌施肥,阳光雨露,它坦然接受;狂风骤雨,它也从容应对,即便被踩踏,被折断,只要根还在,来年春天,它又会从土里探出头来,生机勃勃地重新开始,这种随遇而安的洒脱,这种百折不挠的坚韧,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精神吗?
我喜欢黑心菊,不仅仅因为它独特的外表,更因为它所象征的一种品格,它不像温室里的花朵那般脆弱,经不起一点风雨,它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行者,在经历了世间的冷暖之后,依然能保持内心的澄澈与热烈,它的金黄,是阳光的色彩,是希望的色彩;它的黑心,是历经沉淀的智慧,是看透世事的通透,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真谛——无需刻意雕琢,自有其风骨;无需刻意讨好,自有其魅力。
在城市的公园里,我们也能看到黑心菊的身影,它们被精心地种植在花坛中,与那些名贵的花卉为伴,或许,在这样的环境里,它少了一分野性,却依然保留着那份独特的明艳与倔强,它从不因身处“雅致”之地而显得局促不安,也不因与“名贵”为伍而刻意改变自己,它依然是它,那朵黑心菊,热烈、奔放、坚定。
每当我看到黑心菊,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它让我想起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想起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守梦想的人们,想起那些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本真、不随波逐流的人们,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们就像这黑心菊一样,拥有着强大的内心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自己的天地里,活成了一束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黑心菊,一朵开在野地里的花,一朵带着“黑心”的花,却开出了最明亮、最热烈、最动人的色彩,它教会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热情,像它一样,勇敢地绽放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或许就是黑心菊赠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