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树疏果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果实大小、品质及树体健康,在果实膨大期,通过科学疏除过多幼果,每穗保留2-3个发育良好、大小均匀的果实,不仅能集中养分供给,还能显著提升商品果率,为果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疏果的必要性:养分“精打细算”,告别“小果”烦恼
芒果开花坐果后,若不进行疏果,树体有限的养分会被大量幼果“瓜分”,导致果实普遍偏小、糖度不足,甚至出现“僵果”或落果现象,结果过多会加重树体负担,影响花芽分化,导致次年产量下降,通过合理疏果,可确保养分集中供给保留的果实,促进其膨大增甜、果皮光滑,同时避免枝条因负重过重而劈裂,维持树势健壮。
疏果黄金时期:坐果稳定后,早疏早受益
疏果应在芒果坐果稳定、能辨别优劣果时进行,通常在生理落果结束后(如广西、云南等产区多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此时幼果已黄豆大小,疏果过早易受后期落果影响,疏果过晚则养分已被消耗,效果大打折扣。
科学疏果“三步走”,精准留果保优质
看位置:优先保留“优势果”
疏果时,优先选择穗形中上部、果柄粗壮、果面饱满、无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幼果,去除穗顶发育迟缓的“小果”、基部的畸形果,以及靠近主枝、易被枝条摩擦的“位置果”,保留生长空间充足、光照良好的果实。
定数量:每穗留2-3果,均匀分布
这是疏果的核心原则,每穗花序保留2-3个果实,避免“一穗多果”导致养分分散,保留的果实应在穗轴上均匀分布,避免相互挤压,确保每个果实都能获得充足光照和养分,促进大小均匀、果形一致,若穗轴过长(超过30厘米),可适当疏除中间部分果穗,减少无效养分消耗。
除劣果:病弱残果“零容忍”
对果面有病斑、虫蛀、机械损伤,或果形扭曲、色泽异常的幼果,应立即疏除,避免病虫害蔓延或消耗养分,疏除过小、发育迟缓的“僵果”,保留生长势强的果实,确保整体果品质量。
疏果后管理:配套措施“跟上”,效果加倍
疏果后,需及时补充树体养分,可每亩追施高钾复合肥15-20公斤,配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果实膨大,加强病虫害防治(如炭疽病、蓟马等),并适度修剪,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
芒果树疏果看似简单,实则是“技术活”。“每穗留2-3个果,保证果实大小均匀”不仅是科学种植的核心,更是提升芒果商品价值的关键,果农应结合树势、品种及气候特点,灵活掌握疏果时机与方法,通过精细化管理,让芒果树“生得壮、结得多、长得好”,实现产量与质量的双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