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是柑橘种植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当气温骤降至-10℃以下时,柑橘树易发生冻害,轻则枝条枯萎、落落落果,重则整株死亡,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只要掌握科学的防冻措施,柑橘树也能安全越冬。“树干裹草”与“根部培土”作为传统又高效的防冻“黄金搭档”,若搭配得当,可让柑橘树在-10℃低温下依然稳健生长,实现“无忧越冬”。
树干裹草:为柑橘树穿上“保暖棉袄”
树干是柑橘树的“主干道”,也是冬季热量散失的关键部位,当气温骤降时,树干皮层细胞易因结冰而受损,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树干裹草通过物理保温,减缓树干温度波动,为树干构建起一道“防护屏障”。
具体操作方法:
- 材料选择:选用干燥、无病虫害的稻草、麦秸、无纺布或保温棉等,稻草成本低、透气性好,是经济实惠的首选;若追求保温效果,可在稻草外层包裹无纺布或塑料薄膜(注意薄膜需留透气孔,避免树干闷热)。
- 包裹高度:从树根基部开始,向上包裹至主分枝以下,一般高度为40-60厘米,确保树干中下部被完全覆盖。
- 包裹技巧:裹草时需松紧适度,既不能过松(导致冷空气进入),也不能过紧(影响树干呼吸),可用麻绳或草绳分段固定,防止被风吹散。
作用原理:稻草等材料内部含有大量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有效阻挡外界冷空气侵袭,减少树干热量散失,维持树干温度相对稳定,避免皮层细胞受冻,实验证明,裹草后的树干在-10℃环境下,温度可比外界高出3-5℃,显著降低冻害风险。
根部培土:为根系打造“保温温床”
根系是柑橘树的“生命之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冬季浅层土壤易冻结,导致根系受损,影响植株生长,根部培土通过增加土壤覆盖厚度,提高地温,保护根系免受冻害,同时还能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根系干旱。
具体操作方法:
- 培土时间:在土壤封冻前(通常在12月上中旬)进行,避免土壤冻结后难以操作。
- 培土材料:选用疏松、肥沃、无病虫害的园土、塘泥或细土,避免使用黏重土或带病菌的土壤,若条件允许,可混合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既保温又为春季生长提供养分。
- 培土厚度与范围:在树盘周围(距树干20-30厘米处)培土,厚度以15-25厘米为宜,呈馒头状或浅盘状覆盖树盘,注意培土不要直接接触树干基部,需留出5-10厘米间隙,避免树干根部腐烂。
作用原理:培土后,土壤热容量增大,导热性降低,能有效减缓深层土壤热量散失,保持根系活动层温度在0℃以上(-10℃环境下,培土层温度可比未培土土壤高2-4℃),确保根系正常生理活动,避免根系因冻结而丧失吸收功能。
两措并举,筑牢“-10℃无忧”防线
树干裹草与根部培土相辅相成:树干裹草保护地上部分,减少树干冻伤;根部培土守护地下部分,保障根系安全,二者结合,形成“地上+地下”双重防护体系,可显著提升柑橘树的抗冻能力,使其在-10℃的极端低温下依然能保持生长活力。
搭配使用的小技巧:
- 对于幼树或抗冻性较弱的品种,可在裹草后树盘再覆盖地膜(紧贴地面,边缘用土压紧),进一步保温保湿;
- 春季气温回升稳定(日均温稳定在5℃以上)后,需及时拆除包裹物和培土,避免影响树干呼吸和根系生长,拆除的培土可撒回园内,改良土壤。
冬季防冻是柑橘种植的重要环节,无需追求“高精尖”的昂贵技术,树干裹草与根部培土这两项简单易行的措施,若运用得当,就能为柑橘树撑起一把“防冻保护伞”,广大果农应抓住土壤封冻前的关键时期,及时做好树干包裹和根部培土工作,让柑橘树在严冬中“温暖过冬”,为来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科学管理才是抵御冻害的“硬道理”,-10℃的低温,也能成为柑橘树“小菜一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