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干旱,果树生长面临“烤”验,若不及时补水,轻则叶片萎蔫、落果裂果,重则整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面对干旱,传统“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易导致土壤板结、根系缺氧,掌握科学的抗旱浇水方法,再结合简单的保水技巧,就能让果树“喝”得饱、“锁”得住水,顺利度过旱期,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两种简单有效的果树抗旱妙招——“早晚浇”与“根部覆草”,助您的果园稳产增收!
抗旱浇水“黄金时段”:早晚浇,事半功倍
果树浇水看似简单,实则“时机”决定效果,夏季高温时段(尤其是10:00-16:00),土壤温度高、蒸发快,此时浇水不仅水分损失严重,还易因“冷水浇热土”导致根系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引发“日灼病”,而选择早晚(清晨或傍晚)浇水,则能最大限度提升水分利用率,具体原因有三:
- 温度适宜,根系更“舒服”:清晨或傍晚土壤温度较低,与水温接近,此时浇水不会对根系造成刺激,有利于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 蒸发量小,水分渗得深:早晚光照弱、气温低,地表蒸发量仅为白天的1/3-1/2,水分能缓慢渗透到根系集中分布层(40-60厘米以下),避免“地表湿、根底干”的无效浇水。
- 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避免高温浇水时水分快速蒸发,确保“浇一桶,有效果一桶”,尤其对于水资源匮乏的果园,节水效果显著。
浇水小贴士:
- 浇水量需根据树龄、干旱程度和土壤墒情灵活调整,一般以“浇透不积水”为原则,即渗透深度达到根系主要分布层。
- 幼树根系浅,需少量多次浇水;成年树根系深,可适当增加单次浇水量,延长间隔时间。
- 有条件的果园建议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配合早晚浇水,效果更佳。
根部覆草:“天然保湿层”,锁水又改土
除了科学浇水,为果树根部覆盖一层“保护衣”,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升土壤保水能力,这就是“根部覆草”的妙处,所谓“覆草”,即在果树树盘下(或全园)覆盖一层秸秆、杂草、麦糠、稻壳等有机材料,厚度以15-20厘米为宜,覆草后可在表面少量压土,防止被风吹走。
根部覆草的三大好处:
- 锁水保墒,减少蒸发:覆草后形成一层物理隔离层,能阻挡阳光直射土壤,显著降低地表温度(夏季可降低土温5-8℃),同时减缓水分蒸发,据试验,覆草后土壤含水量可提高20%-30%,相当于给土壤建了个“天然水库”。
- 改良土壤,肥地壮树:覆物经雨水淋溶、微生物分解后,能逐渐转化为腐殖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使黏土变松、沙土变黏,提升土壤保肥、供肥能力,长期覆草的果园,蚯蚓等有益生物增多,土壤更疏松透气,根系生长更健壮。
- 调节地温,护根防害:夏季隔热、冬季保温,为根系创造稳定的生长环境;覆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与果树争夺水分和养分;腐烂的覆物还能为果树提供钾、钙、镁等中微量元素,减少生理病害发生。
覆草小贴士:
- 覆草时间:以春末夏初(杂草生长旺盛期)或初夏(高温干旱来临前)为佳,既可利用鲜草资源,又能及时发挥保水作用。
- 覆草范围:树盘覆草范围以树冠垂直投影外缘为宜,距离树干10-15厘米留空,避免树根皮腐烂。
- 注意防虫:覆草易招致害虫(如金龟子、蝼蛄等),可在覆草前喷洒一次低毒杀虫剂,或覆草后定期检查,及时灭虫。
- 定期更新:覆草腐烂后,应及时补充新草,一般每年或每两年更新一次,保持覆草厚度。
抗旱“组合拳”:浇水+覆草,效果1+1>2
“早晚浇”解决了“如何高效补水”的问题,“根部覆草”解决了“如何减少水分流失”的问题,二者结合,便形成了果树抗旱的“黄金组合”:
- 先覆草后浇水:在旱季来临前,先进行根部覆草,再在早晚时段浇水,水分能快速渗透到根系层,并被覆草层“锁”在土壤中,实现“浇一次水,管三五天”。
- 旱情严重时勤补水:持续干旱时,可结合覆草增加浇水次数(如每3-5天浇一次),但每次仍需坚持早晚浇,避免高温浇水伤根。
- 雨季及时撤除:进入雨季,需及时部分撤除覆草(保留5-10厘米厚),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引发烂根,腐烂的覆草可翻入土壤作基肥。
果树抗旱并非“蛮干”,掌握科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早晚浇”让喝进去的水“有效”,“根部覆草”让存住的水“不跑”,二者相辅相成,不仅能帮助果树抵御干旱、保持树势,还能改良土壤、提升果实品质,果农朋友们不妨试试这些简单实用的方法,让您的果园在旱季也能“水润丰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