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节,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路边的行道树、公园里的果树,甚至自家院里的树木,树干下半部分常常被刷上一圈白色的“铠甲”,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这圈白涂层可是老园丁们口耳相传的“护树法宝”,而它的核心配方,往往就离不开生石灰和盐,用对了配方,能有效天牛蚜虫全绕道,让树木安全越冬,来年更茁壮。
树干刷白:不止“颜值”,更是“实力”担当
树干刷白,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不少科学道理,这层白色的“保护衣”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 防日灼,防冻害:冬季白天,太阳直射下树干温度会升高,细胞解冻;夜晚温度骤降,细胞又结冰,这种反复的“冻融循环”容易导致树皮组织死亡,开裂,引发病害,白色涂层能反射大部分 sunlight,减小树干昼夜温差,有效防止日灼和冻害。
- 杀灭病虫害,阻隔侵染:这是刷白最核心的作用之一,配方中的生石灰和盐都能起到杀菌杀虫的效果,生石灰遇水氢化,呈碱性,能破坏病虫的细胞结构和越冬卵的孵化环境;而盐则能吸收水分,使病虫脱水死亡,并能抑制一些病菌的生长,光滑的涂层也能阻止一些害虫(如天牛)在树皮缝隙中产卵。
- 防虫蛀,阻其攀爬:像天牛、吉丁虫这类蛀干害虫,喜欢在树皮缝隙中产卵,幼虫孵化后便蛀食树干,刷白后,树干表面变得光滑,且药剂气味和碱性环境能让这些害虫“望而却步”,有效减少产卵量,对于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刷白后树干干燥,且药效残留能起到一定的驱避和杀灭作用,达到“天牛蚜虫全绕道”的效果。
- 美化环境,标识作用:整齐的白色树干也能美化园林景观,有时还能起到标记树木种类、高度的作用。
经典树干刷白配方:生石灰+盐的黄金搭档
要达到理想的防虫防病效果,刷白涂料的配制至关重要,下面介绍一个经典且效果显著的配方:
配方组成:
- 生石灰:1.5 - 2公斤(主要成分,提供碱性,杀菌杀虫)
- 食盐:0.2 - 0.3公斤(辅助杀菌,增加涂层的渗透性和粘着性)
- 清水:5 - 7公斤(用于溶解和调制)
- 硫磺粉或石硫合剂原液:可选,0.1 - 0.2公斤(增强杀菌杀虫效果,尤其对真菌性病害)
- 黏着剂:可选,如少量豆浆、面粉糊或10公斤清水中加入0.1公斤动物油(增加涂料附着力,防止脱落)
配制步骤:
- 溶解生石灰:先将生石灰放入桶中,加入少量清水,使其缓慢熟化(注意放热,避免烫伤),搅拌均匀,成为石灰乳。
- 加入食盐:待石灰乳冷却后,加入食盐,充分搅拌,直至食盐完全溶解。
- 稀释与调和:逐渐加入剩余的清水,调节涂料的稀稠度,以浓稠糊状、能均匀涂刷在树干上不流淌为宜。
- 添加增效剂(可选):如果使用硫磺粉,可先用少量热水调成糊状再加入;石硫合剂原液可直接加入,黏着剂也在此步骤加入。
- 过滤:最后用纱网或细布过滤掉未完全溶解的颗粒和杂质,以免涂刷时堵塞刷毛或影响涂层均匀度。
使用注意事项:
- 时间选择:最佳刷白时间为秋末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此时气温适宜,树木进入休眠期,病虫害也开始越冬,刷白能有效保护树干并杀灭越冬病虫,也可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
- 涂刷高度:一般刷至树干离地1 - 1.2米处即可,幼树可适当降低,重点涂抹树干基部和树皮裂缝处。
- 涂前准备:刷白前,应先将树干老翘皮、病斑、虫卵等清理干净,对已发生的病虫害可先进行针对性防治,树干表面应干燥、清洁。
- 搅拌均匀:涂刷前需再次搅拌均匀涂料,防止沉淀。
- 安全防护:生石灰和碱性物质具有腐蚀性,配制和涂刷时需佩戴手套、口罩,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刷白工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
树干刷白,看似一项传统的农事操作,实则是保障树木健康生长、绿色防控病虫害的有效手段,掌握了以生石灰和盐为核心的科学配方,并辅以正确的操作方法,就能为树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让天牛蚜虫全绕道,让我们的树木在来年春天焕发勃勃生机,郁郁葱葱,这不仅是对树木的呵护,更是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贡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