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喧嚣渐渐隐去,当秋风送来丝丝凉意,一种名为“黄菊”的花朵便悄然绽放,为萧瑟的秋日增添了一抹亮色,一缕暖意,它不似春花那般娇艳欲滴,却有着独特的风骨与韵味,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也是寻常百姓心中秋日不可或缺的风景。
黄菊,顾名思义,其色金黄,这黄色,并非那种刺眼的亮黄,而是温润如玉,沉稳内敛,带着一种成熟的魅力,仿佛将整个秋日的阳光都凝聚在了花瓣之中,阳光下,黄菊的花瓣舒展,层层叠叠,或如金丝盘绕,或如绣球绽放,形态各异,却都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那金黄的花蕊,如同点点星光,镶嵌在花心,更添几分娇俏与精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的这首《菊花道尽了对菊花的偏爱,而黄菊,正是这万千菊花中的佼佼者,它不畏秋霜,不惧寒风,在百花凋零的季节里,独自傲然绽放,这种“傲霜枝”的品格,历来被视为君子之风,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气节,古人常以黄菊自喻,表达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操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黄菊不仅是精神的象征,更是秋日里的一抹暖色,它不像红菊那般热烈,也不像白菊那般清冷,它的黄色,本身就带有一种温暖、明快的气息,看到黄菊,仿佛就能感受到秋日里和煦的阳光,驱散心中的萧瑟与凄凉,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杯摘露尝。”这份“冷淡”之中,实则是孤高与自持,而那份“摘露尝”的闲情逸致,也唯有在欣赏黄菊时才能体会。
除了观赏价值,黄菊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菊花酒、食菊花糕是重阳节的习俗,寓意着辟邪祛灾、延年益寿,黄菊因其色泽金黄,功效卓著,更是成为了制作这些养生佳品的首选,其味甘苦,性微寒,能散风热,平肝明目,对秋季常见的咽喉肿痛、眼目昏花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一杯温热的菊花茶,泡上几朵金黄的黄菊,看着花瓣在水中缓缓舒展,茶香四溢,啜一口,甘甜中带着一丝清苦,仿佛整个人都被这秋日的精华所浸润,顿感心旷神怡。
黄菊的美,是内敛而深沉的,是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淡定,它不与春争艳,不与夏斗奇,只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默默绽放,用自己独特的色彩和芬芳,装点着秋天,温暖着人心,它教会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与高洁,像黄菊一样,傲然挺立,活出自己的精彩。
漫步于秋日的公园、庭院,或是乡间的小路,若能遇见一丛盛开的黄菊,不妨停下脚步,细细品味,那金黄的色彩,那傲然的风骨,那淡淡的清香,定会让你对秋天有更深的感悟,对生命有更多的敬畏,黄菊,这秋日里的傲骨与暖阳,永远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们心中绽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