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花争艳的植物世界里,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有清雅脱俗的菊,有傲雪凌霜的梅,它们或因娇艳,或因风骨,常被文人墨客反复吟咏,有一种花,它或许没有牡丹那般倾国倾城,也不似梅菊那般孤高绝俗,却以其独特的风姿和内敛的芬芳,在寻常巷陌间静静绽放,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它便是建兰。
建兰,又称雄兰、骏河兰、剑兰等,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其名“建”,多指其原产于福建一带,后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它不似春兰那般早开,亦不如墨兰那般迟至,多在夏秋之际吐芳,恰是万物生长最为繁盛的季节,也赋予了它一种不与群芳争春、只在盛夏献馥的从容与淡泊。
观其形,建兰颇具君子之风,叶片通常为2-6枚,丛生于假鳞茎之上,剑形,直立或稍弧曲,色深绿,有光泽,如碧剑出鞘,刚柔并济,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气韵,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约20-50厘米,直立而挺拔,一葶可开花5-12朵,有时更多,呈总状花序,花朵素雅,花瓣与萼片多为黄绿色、浅黄或带紫红色条纹,唇瓣色彩稍艳,常有紫红色斑纹,整体清丽而不失庄重,宛如身着绿衣、点缀淡妆的佳人,于寂静中散发幽香。
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建兰那沁人心脾的芬芳,其香气清而不淡,浓而不腻,幽远绵长,若有若无,却总能萦绕鼻尖,久久不散,古人云“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建兰之香,便是如此,它不似有些花香那般浓烈霸道,而是如丝如缕,幽幽袭来,令人心旷神怡,涤荡尘虑,置身于建兰盛开之处,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清净起来,连呼吸都变得格外舒畅,这香气,是建兰的灵魂,也是它“王者香”美誉的由来。
建兰不仅姿容秀丽,香气袭人,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象征着高洁、典雅、忠贞与友谊,建兰作为兰科中的重要一员,自然也继承了这份品格,它生长于幽谷或庭院一角,不择沃土,不慕虚荣,默默生长,悄然绽放,这种“不因无人而不芳,不以清寒而萎琐”的特质,正是君子品格的生动写照,古代文人雅士常以建兰自喻,表达自己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屈原在《离骚》中多次以兰自喻,“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便是将兰视为君子佩戴的香草,以彰显其美德。
在现代生活中,建兰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千家万户,它既可以作为盆栽观赏,点缀家居环境,净化空气,带来雅致的情趣;也可以作为切花,插于瓶中,为生活增添一抹芬芳与色彩,更因其相对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栽培性,相较于其他兰花品种,建兰更受大众喜爱,成为兰花入门的优选。
建兰之美,并非仅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与香气,更在于其内在的精神与品格,它不张扬,不炫耀,却能在平凡中孕育出非凡的美丽与芬芳;它不畏暑热,不惧风雨,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质朴无华、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建兰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
愿我们都能如建兰一般,于喧嚣尘世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于平凡生活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幽幽芬芳,建兰,这寻常巷陌的幽芳君子,以其永恒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永不褪色的清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