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总是格外热烈,将大地晒得滚烫,却也催开了田野里、山坡上那一丛丛金黄色的花朵——黄花菜,它不像牡丹那般雍容华贵,也不似玫瑰娇艳欲滴,却以最质朴的姿态,在炎炎夏日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灿烂,成为许多人记忆里一抹温暖的亮色。
黄花菜,又名萱草、忘忧草,自古便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的诗句,道出了它与家庭、与游子之间剪不断的情感联系,母亲将新鲜的黄花菜采摘下来,经过精心晾晒、蒸煮、烘干,制成干菜,不仅延长了保存期限,更将夏日的阳光与土地的芬芳浓缩其中,每当远行的游子归家,一碗热气腾腾的黄花菜汤,总能驱散所有的疲惫与乡愁,那是母亲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食用黄花菜,颇有讲究,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直接食用易中毒,必须经过焯水、浸泡等处理工序后方可入菜,这繁琐的过程,恰似生活的隐喻——美好的事物往往需要经过打磨与沉淀,才能绽放出最纯粹的光彩,而处理得当的黄花菜,口感爽滑,味道鲜美,无论是与肉片同炒,还是与鸡蛋、豆腐一起煮汤,亦或是作为火锅的配菜,都能为餐桌增添一道独特的风味,那金黄色的菜身在汤中沉浮,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入口是嫩滑中带着一丝韧劲,回味无穷,仿佛将整个夏日的生机与活力都吞咽了下去。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老家屋后的菜园边就种着几丛黄花菜,每到初夏,翠绿的叶子间便冒出一个个嫩黄色的花苞,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清晨,我常常跟着奶奶一起去采摘那些刚刚绽放的黄花菜,奶奶告诉我,采摘要赶早,花儿开得太久就不鲜嫩了,她的手指在花丛中灵巧地穿梭,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小篮,阳光下,黄花菜的金黄与奶奶脸上的慈祥相映成趣,构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画面。
城市里的超市里也能轻易买到干黄花菜,它们包装精美,方便储存,但每当看到那金黄色的菜干,我总会想起老家的菜园,想起奶奶忙碌的身影,想起那碗热气腾腾的黄花菜汤,黄花菜,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段无法忘怀的时光,它用自己平凡的一生,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也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偶尔停下脚步,回味那份来自土地的质朴与温暖,感受那份藏在寻常烟火里的诗意与乡愁,这抹夏日里的金黄,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慰藉与记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