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的密林深处,在江南的丘陵坡地,一种看似平凡的灌木,却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养生智慧与生命期盼——它就是五加,古谚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这“五加皮”究竟有何魔力,能让人如此推崇备至?
五加,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其名由来,一说因其叶多呈五出复叶,如五指伸张;一说因其根皮、茎皮皆可入药,功效卓著,有“加”倍之效,在我国,五加的应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称其“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痹,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历代医家对五加的赞誉不绝于耳,认为其具有“补中、益精、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的功效,故又有“刺五加”、“五加参”的美誉,被誉为“补中之上药”。
五加的生命力极其顽强,适应性广,不择土壤,耐寒耐旱,正如其名,仿佛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或在林缘悄然生长,或在山坡丛生,其枝上常生有坚硬的皮刺,宛如守护自身精华的铠甲,正是这看似平凡甚至带刺的外表下,却蕴藏着宝贵的药用价值和营养精华。
现代研究也为五加的“传奇”提供了科学注脚,刺五加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刺五加苷、异嗪皮啶、绿原酸等,这些成分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它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疲劳,提高记忆力与注意力;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能保护心血管,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还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可以说,五加就像一位默默守护的智者,以其温和而持久的力量,滋养着人体的精气神。
在传统养生文化中,五加的应用形式多样,最著名的莫过于“五加皮酒”,以五加皮配以多种中药材酿制而成,色泽红亮,酒香药香交织,常被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腰膝酸软等症,既是良药,亦是佳酿,五加皮还可入汤剂、泡酒、或作为食材煲汤,如五加皮炖鸡,不仅味道鲜美,更兼具滋补强身之效,对于现代人而言,五加提取物也常被制成保健品,成为缓解疲劳、增强体力、改善睡眠的天然选择。
五加的价值远不止于药用与养生,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也启示着我们:生命的真谛,不在于外表的光鲜,而在于内在的坚韧与积累,如同五加,历经风霜雪雨,依然默默积蓄力量,最终将宝贵的精华奉献给需要它的人。
当我们再次提及“五加”,不应仅仅将其视为一味药材,更应看到它背后所承载的东方养生智慧——顺应自然,调和阴阳,固本培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一点“五加精神”,在平凡中坚守,在积累中成长,以内在的强大,应对外界的纷扰。
五加,这株不老草,用它千年的生长,诉说着生命的奥秘,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与活力的大门,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