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树,一个静默于院落角落或田埂之畔的生灵,它以最沉默的方式,结出最丰盈的秘密,世人谓之“无花”,却不知,那深藏于肥厚叶片间的果实,才是它最隐秘、也最坦诚的告白。
初识无花果,是在故乡的老宅,院角一株不高大的无花果树,树皮粗糙,如老人饱经风霜的手掌,沟壑纵横,却透着一股坚韧,宽大的叶片,掌状分裂,在阳光下绿得发亮,风过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古老的故事,那时我常好奇,它为何叫“无花果”?明明夏秋之交,枝头便会挂满一个个青中泛紫、紫中透红的果子,像一颗颗缀在枝头的玛瑙,煞是可爱。
后来才知,这“无花”之名,实在是个美丽的误会,无花果并非无花,它的花,都隐匿在那我们称之为“果”的囊状花序托内,这是一种奇特的“隐头花序”,我们食用的甜美部分,实际上是膨花托,而里面细小的颗粒,才是它真正的花——雄花、雌花,孕育于同一方天地,无需张扬,便完成了从花到果的蜕变,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不事张扬,却将生命的精华内敛、沉淀,最终以最甘甜的方式回馈世界。
我总爱在午后,搬个小板凳,坐在无花果树下,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熟透的无花果,轻轻一捏,便软了下来,顶端微微裂开,露出蜜汁般的果肉,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香气,摘下一枚,小心翼翼地掰开,里面是无数细小的种子,包裹在晶莹的果肉中,像一幅微缩的生命图景,放入口中,轻轻一抿,那股清甜便瞬间在舌尖化开,带着阳光的味道,带着泥土的芬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酸,层次丰富,余味悠长,这甜,不似蜜那般浓烈,却是一种踏实的、温润的甜,如同农人的质朴,如同生活的本真。
无花果树的生命力,亦是令人惊叹,它不择土壤,无论贫瘠与肥沃,只要给一点空间,便能扎根、生长,枝繁叶茂,它无需过多的照料,春萌、夏长、秋实、冬藏,默默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即便在寒冷的冬日,落尽叶片的枝干,也依然倔强地挺立着,积蓄着来年的力量,它不像桃李那般灿烂,也不似牡丹那般华贵,它只是安静地存在着,开花,结果,奉献着自己的甜蜜,这种不事张扬的坚韧,这种默默奉献的品格,常常让我心生敬意。
远离故乡,久未见那株老无花果树,但每当街头巷尾有卖无花果的,我总会买上一些,那熟悉的味道,总能瞬间将我拉回那个宁静的午后,拉回那棵承载着童年记忆的无花果树下,我渐渐明白,无花果的秘密,不仅仅在于它隐秘的花,更在于它内敛的品格和甘甜的馈赠,它教会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炫耀,而在于沉淀;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就像这无花果树,它以“无花”之名,行“有果”之实,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凡的甘甜,这,或许就是它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