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扶郎花,是在花艺师的手中,她指尖微动,一束橙黄与雪白相间的扶郎花便被扎成饱满的花束,花瓣舒展如绸,花心金黄似阳,连带着几片墨绿的厚实叶片,透着一股不张扬却不容忽视的生命力,问及名字,花艺师笑着说:“它叫扶郎花,寓意是‘扶持郎君’,但在我看来,它更像在说,每个生命都能在风雨里,长出支撑自己的力量。”
扶郎花的身世,藏着一段温柔的故事,它原产自非洲,当地人称它“非洲菊”,只因花瓣层层叠叠,酷似阳光下盛放的向日葵,却又多了几分细腻,后来,这花被带到欧洲,一位热爱花卉的夫人觉得,它挺拔的花茎总像在轻轻“扶持”着花头,便为其取名“gerbera”,音译过来便是“扶郎花”,这名字里,既有东方文化中对陪伴的期许,也藏着对独立姿态的赞美——你看它的花茎,细长却坚韧,即便被风吹得摇曳,也从不轻易弯折,花头始终昂然向上,像是在宣告:温柔,从不是软弱。
我曾在花市见过一整片扶郎花,它们被种在简易的花盆里,挤挤挨挨地开着,橙的、粉的、白的,像一群穿着彩色裙子的姑娘,在阳光下笑得灿烂,有次路过,见一位老奶奶蹲在花摊前,指尖轻轻拂过一片花瓣,对卖花人说:“这花好,养得活,还精神。”卖花人点头:“是啊,扶郎花皮实,少浇水也行,关键是花期长,开败了一剪,又能冒出新花苞。”后来我才知道,扶郎花的花语里,除了“扶持”,还有“藏不住的爱”与“希望”,大概是因为它活得坦荡,把所有的生命力都绽放在花瓣上,不躲闪,不怯懦,像极了那些默默努力、把温柔藏在心底的人。
有段时间,我总在书桌上摆一枝扶郎花,那时工作不顺心,常常对着电脑发呆,直到某天抬头,看见那朵橙黄的花正对着我——花瓣边缘微微卷曲,像是在微笑,花心几根细管状的花蕊,沾着清晨的露水,亮晶晶的,忽然想起花艺师的话:“每个生命都能在风雨里,长出支撑自己的力量。”扶郎花从不挑剔环境,土壤肥沃或贫瘠,阳光充足或半阴,它都能扎根、生长、开花,它的“扶持”,或许不是依附于谁的臂膀,而是自己先站稳了脚跟,再用温柔的姿态,去温暖身边的人。
后来搬家,我把那盆养了半年的扶郎花送给了邻居小姑娘,她抱着花盆,仰头问我:“姐姐,它为什么叫扶郎花呀?”我想了想,蹲下来告诉她:“因为它像个小太阳呀,自己会发光,也会照亮别人,等你长大遇到困难时,想想它,记得要像它一样,不管遇到什么风,都要把头抬起来,自己支撑自己,也给别人一点点力量。”
每当我再见到扶郎花,总会想起那个清晨书桌上的露水,想起花艺师指尖的温度,想起小姑娘亮晶晶的眼睛,这花,从非洲的旷野走到都市的窗台,从“非洲菊”到“扶郎花”,名字在变,那份温柔的力量却从未改变,它或许没有玫瑰的浓烈,没有百合的清雅,但它用自己挺拔的姿态、漫长的花期、永不言弃的绽放,告诉我们:真正的温柔,是历经风雨后依然向上的勇气;真正的扶持,是先成为自己的光,再去照亮他人。
就像扶郎花,摇曳在风中,却从未低头——因为它知道,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抬头的地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