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这名字带着几分古意,几分野趣,它并非名贵的庭院花木,却常常在不经意间,攀援在古老的墙垣、苍劲的老树,或是嶙峋的山石之上,用一身坚韧与绿意,装点着被人遗忘的角落,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
初识薜荔,或许是在江南的古镇,青石板路旁,斑驳的白墙上,一株薜荔悄然生长,它的茎干纤细却充满韧性,像一双双无形的手,牢牢吸附在粗糙的墙面,向上,再向上,直至攀援到数米高的墙头,叶片卵形,革质,深绿油亮,四季常青,密密麻麻地覆盖在墙面,宛如给老墙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夏日里,叶片间偶会点缀着隐头花序,形似小梨,不事张扬,却自有其风韵,那绿,是沉静的,是执着的,是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浓郁的绿,让人心生安宁。
薜荔的生命力,是顽强的,甚至是“卑微”的,它不择土壤,不惧贫瘠,只要有一丝缝隙,一点依托,便能扎下根来,蓬勃生长,无论是阳光曝晒的墙头,还是阴湿蔽日的石缝,它都能从容应对,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这种“随遇而安”并非消极妥协,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对生命极致的热爱,它不与百花争艳,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方式,为坚硬冰冷的世界增添了一抹柔软的绿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古代,薜荔便已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中的“游龙”,便有人认为是指薜荔,可见其由来已久,屈原在《九歌·山鬼》中写道:“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以薜荔为衣,以女萝为带,塑造了山鬼神秘而高洁的形象,从此,薜荔便与隐逸、高洁、孤傲等意象紧密相连,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怀的载体,它生长于山野,不染尘俗,恰如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坚守着内心的纯净与操守。
薜荔的价值,远不止于观赏与象征,它的实用价值,同样令人称道,薜荔的果实,古称“木莲”,可解暑清热,亦可制成凉粉,是夏日里一道消暑佳品,那看似柔弱的茎叶,却富含纤维,曾是古代人们制作纸张的原料,更有趣的是,薜荔的气生根发达,能分泌酸性物质,溶解岩石,在石缝中积累土壤,是天然的“先锋植物”,对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以柔弱的身躯,做着坚韧的贡献,这正是其伟大之处。
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薜荔的身影或许不再常见,但每当我们偶然间在某个古老的院落,某处偏僻的墙角发现它时,总会心生一份惊喜与感动,它像一位久违的老友,带着自然的气息和岁月的沉淀,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薜荔,石上生烟,墙头垂绿,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梅花的傲骨凌霜,却以其独特的风骨和品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它教会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像薜荔一样,顽强生长,默默奉献,用绿色装点世界,用坚韧书写人生,愿我们都能如这平凡的薜荔,在属于自己的角落,绽放出不凡的生命光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