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疑心那“紫婆婆纳”的名号,是将暮春时节一位穿紫裙的婆婆,悄悄安放在草木丛中了,你看那花,细碎如米,密密匝匝地缀在细长的茎梢,远望便是一团朦胧的紫雾,轻盈地浮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或是沿着石阶的缝隙,悄然攀援而上,风一吹,那紫雾便微微颤动,带着几分怯生生的温柔,又透着一股不服老的倔强,恰似一位历经沧桑却眼神依旧清亮的婆婆,在春光里低语。
婆婆纳属的花,大抵都是这般不张扬的,它不像牡丹那般富丽堂皇,也不似桃李那般争奇斗艳,它的美,是藏在细节里的,是需要你蹲下身来,凑近了才能细细品味的,那四片小小的花瓣,是淡淡的紫色,边缘略白,像是被春阳晕染开的,又像是少女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花瓣中央,顶着两枚短小的雄蕊,和一枚更细长的雌蕊,嫩黄嫩黄的,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仿佛在打量着这个热闹的世界,叶片是心形的,边缘有细密的锯齿,绿得发亮,每一片都充满了生机,默默地为那团紫云托着底。
我对婆婆纳的偏爱,始于童年老屋的后院,那里有一段斑驳的老墙,墙根下总是湿漉漉的,不知何时,就冒出了一丛丛婆婆纳,每年春深,当别的花还在酝酿花苞时,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绽放了,小小的紫花,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墙角,给沉寂了一冬的老墙带来了第一抹亮色,我常常蹲在那里,看蜜蜂嗡嗡地在花间穿梭,看花瓣上的露珠滚来滚去,觉得那些小小的花里,藏着整个春天的秘密。
后来我才知道,婆婆纳还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卵子草”,据说它的种子形似卵子,且有微弱的活血祛瘀之效,这更让我觉得它亲切了,它不似那些名贵花卉,需要精心呵护,它只是默默地生长,在墙角、在路边、在草地,甚至在被人踩踏的贫瘠之地,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它不抱怨,不争抢,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绽放,装点着这个平凡的世界,这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韧劲,这种“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勇气,不正是“婆婆纳”这名字里蕴含的朴素与坚韧吗?
我已多年未见老屋后院的婆婆纳,但每到春深,当我在公园的草坪边,在石阶的缝隙里,偶然遇见那一团团熟悉的紫雾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与感动,它们还是那般细碎,那般低调,却又那般执着,那般充满生机。
我想,紫婆婆纳,它不仅仅是春天里的一种花,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一位平凡却伟大的生活哲学家,它教会我们,即使渺小如米,也要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即使身处卑微,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它的紫色,是暮春里一首温柔的诗,也是岁月里一抹不褪色的暖,当春光渐逝,百花凋零,那紫婆婆纳依旧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说:你看,生命的美,从来不在于张扬,而在于那份静静生长的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