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掠过郊外的荒坡,总有一抹亮色撞进眼里——那是成片的宿根天人菊,它们不像牡丹那般雍容,也不似玫瑰娇艳,就那么恣意地绽放在贫瘠的土地上,橘黄的花瓣像被阳光吻过的火焰,褐色的花心则藏着大地的厚重,风一吹,花枝轻轻摇曳,倒像是在荒原上跳一支热烈的舞,带着一股“野”劲儿,却又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
从“宿根”里读懂的坚守
“宿根”,二字里藏着岁月的秘密,不同于一年生草本“春发夏枯”的匆匆,宿根天人菊的根,在地下默默积蓄着力量,秋霜打过,冬雪压过,枝叶枯萎了,地下的根却牢牢扎进土里,像沉睡的勇士,只待春风一唤,便重新抽出嫩芽,把生命的力量从土壤深处顶上来。
老家村口有片废弃的坡地,多年前不知谁撒下几粒天人菊的种子,从此,它们就在那里安了家,没人浇水,没人施肥,甚至没人特意留意它们,可年复一年,不管旱涝,它们总在初秋准时绽放,有一年夏天特别干旱,地皮裂开了口子,旁边的杂草都枯黄了,只有天人菊的叶子虽然蔫了,根却在地下拼命延伸,等来一场秋雨,便又精神抖擞地开花,我蹲下来拨开泥土,看见那些棕褐色的根,像小小的手掌,紧紧抓着大地,仿佛在说:“只要根在,我就不会走。”
荒原上的“阳光收藏家”
宿根天人菊的美,是带着“野性”的美,它们从不挑剔土壤,贫瘠的沙地、板结的红土、碎石遍布的坡坎,都能扎下根;它们也不畏干旱,越是烈日当空,花开得越是灿烂,仿佛要把整个夏天的阳光都吸进花瓣里。
记得有一次去郊外写生,在一处废弃的矿坑边,看到一大片天人菊,矿坑的土壤被污染过,寸草不生,唯有这些橘黄色的小花,从石缝里探出头来,像一盏盏小灯笼,照亮了这片荒凉,阳光穿过花瓣,把影子投在粗糙的地面上,明明是那么柔弱的花,却硬生生在绝境里开出了一片天,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叫它“天人菊”——它不是温室里的娇客,而是与天地共生的勇者,把阳光当作养分,把贫瘠当作舞台,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不只是花,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后来才知道,宿根天人菊还有个朴实的名字“六月菊”,因为它从初夏开到深秋,花期能持续两三个月,一朵花谢了,另一朵又接着开,像不知疲倦的战士,用花期书写着“持久战”,它们的种子带着白色的小绒毛,风一吹,便飘向远方,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把生命的希望撒向更远的地方。
如今的城市里,宿根天人菊也成了绿化带的“常客”,它们不需要精心呵护,却能在一众花卉中脱颖而出,用最朴素的方式装点着街角、公园,每次看到它们,我总会想起那片荒坡上的花——它们从不抱怨环境的恶劣,也不羡慕温室里的安逸,只是默默地扎根、生长、绽放,把生命的力量活成一种姿态:坚韧、乐观,且充满力量。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宿根天人菊,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贫瘠的土地”和“干旱的岁月”,但只要像宿根天人菊那样,把根深深扎进生活里,把阳光收藏进心里,便能在岁月的荒原上,开出属于自己的那朵花,哪怕只是小小的橘黄色,也能照亮前行的路,告诉世界:我,来过,好好活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