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空气中便开始弥漫起一种独特的甜香,若有若无,却又无处不在,那是桂花开了,这香气,不似玫瑰那般浓烈,也不似茉莉那般清幽,它自有一份温婉与醇厚,像一位故人的低语,又似一杯陈年的佳酿,在不经意间,便沁入了心脾,勾起了人无尽的情思。
记忆中的桂花,总是与故乡的老院联系在一起,那时,院中亦有两株桂花树,不高,却枝繁叶茂,每到金秋,米粒般大小的桂花便挤满了枝头,金黄、橙红,点缀在墨绿的叶片间,煞是好看,我们这些孩童,最是喜爱桂花,常常会搬个小板凳,坐在树下,仰着头,看蜜蜂在花间嗡嗡地闹,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有时,会忍不住伸出手,轻轻一摇,那细碎的花瓣便如雨般飘落,落在头发上,肩膀上,带着一丝凉意和淡淡的香,母亲见了,也不责骂,只是笑着嗔怪我们“疯丫头”,然后转身拿来竹簸箕,将地上的桂花小心地扫起,晾晒在阳光下。
晾干的桂花,用途可多了,母亲会把它酿成桂花蜜,甜丝丝的,冲水喝,满口生香;也会用它来做桂花糕,松软的米糕里嵌着金黄的桂花,甜而不腻,是童年最美味的零食;甚至,还会在煮粥时撒上一小把,那粥便也染上了桂花的芬芳,吃起来暖融融的,那时的我,尚不懂欣赏桂花的姿态,只贪恋它的香,和它带来的甜蜜。
后来,离家求学,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城市里,桂花树也不少见,公园里,街道旁,总会有几株身影,每到秋天,那熟悉的香气依旧会如期而至,提醒着我季节的更替,不知为何,城市里的桂花香,似乎总带着一丝疏离,它或许更浓郁,更整齐,却少了些故乡院落里的那份亲切与随意,或许是少了儿时的伙伴,少了母亲的笑语,那香,便也显得单薄了些。
再后来,工作定居,对桂花的情感,也渐渐从单纯的喜爱,多了一份深沉的感悟,我开始懂得欣赏桂花的姿态,它不与春花争艳,不与夏荷争宠,只在万物萧瑟的秋天,悄然绽放,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梅花的傲骨铮铮,它只是默默地,将自己所有的芬芳,都奉献出来,那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淡然与执着,令人动容。
桂花的花期很短,不过十数日,就是这短暂的绽放,却留下了经久不散的香气,人生亦然,不必追求永恒的绚烂,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释放出自己的光和热,留下美好的印记,便足矣,就像这桂花,即使凋零,那香气也会萦绕在空气里,留在人们的心间。
又到了桂子飘香的季节,走在街上,那熟悉的香气再次将我包围,我深吸一口气,任由那芬芳的气息充盈肺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故乡的老院,母亲忙碌的身影,和儿时那个在桂花树下嬉戏的自己,桂花,这小小的花朵,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与情感,它是秋的信使,是乡愁的寄托,也是岁月静好的象征。
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花香,愿我们都能如桂花一般,在属于自己的时光里,默默绽放,芬芳自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