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沿下悬着一串风铃玉,是去年春深时自山间带回来的,它非玉非石,倒像是一捧凝固的月光,被匠人揉进了山野的灵气里,青灰色的铃身薄如蝉翼,内里嵌着几缕淡紫的细纹,风过时,便发出“叮铃——叮铃——”的声响,清泠泠的,像山涧滴落的水珠,又像远寺传来的梵音。 起初我总疑心它只是件精巧的摆设,直到某个雨后的清晨,推窗见它挂着细碎的水珠,阳光穿过珠子,在墙上投下七彩的光斑,那声音也跟着清亮了几分,竟似有生命般在晨光里轻轻颤动,后来才知,风铃玉本是石竹科多肉植物,原生于南非的干旱荒漠,因其形态玲珑、风动如铃而得名,它不似寻常花草那般张扬,只是安静地蜷缩在陶盆里,叶片肥厚饱满,顶端带着微红的斑点,像极了害羞少女脸颊上的红晕。 夏日酷暑时,窗外的蝉鸣聒噪不堪,风铃玉却只是默默地将叶片收得更紧,仿佛在积蓄力量,待到秋风乍起,它便舒展腰肢,在微凉的空气中轻轻摇曳,那铃声也染上了几分萧瑟,倒让人想起古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意境,冬雪落满窗台时,它便裹着一层薄霜,青灰色的铃身与雪色相映,愈发显得清冷剔透,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雅物。 我曾好奇为何它叫“风铃玉”,直到某夜读书,读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忽而明白:风铃玉的珍贵,不在其形,而在其声,它不与百花争艳,不与夏木争阴,只在风起时,以一缕清音,涤荡尘世的喧嚣,这声音里,藏着一整个山野的呼吸,藏着一颗不染尘埃的心。 如今每当我心烦意乱时,便会静坐窗前,听风铃玉在风中轻响,那声音仿佛能穿透时光,让人想起山间的云雾、溪流的低语,想起那些被遗忘在岁月深处的宁静,或许,生活本该如此:如风铃玉一般,不争不抢,只在属于自己的角落,以最温柔的方式,回应世界的每一次呼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