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是夏日花坛里最耀眼的存在——橙黄的花瓣像被阳光吻过,层层叠叠的花蕊里藏着蜜糖般的香气,从春末开到深秋都不肯歇脚,它皮实好养、花期超长,就算你是“植物杀手”,跟着这份攻略也能轻松种出一盆盆“小太阳”!
选对“苗”:买苗/育苗,两种方式任你挑
想养孔雀草,第一步是搞定“小苗”,新手建议直接买成品苗(选根系发达、叶片浓绿、无病虫害的),想体验种植乐趣的可以自己育苗:
- 种子育苗:孔雀草种子像迷你瓜子,春末夏初(气温稳定在15℃以上)最合适,将种子撒在育苗土表面(不用覆土,只需薄薄一层蛭石保湿),喷水后用保鲜膜盖住容器(戳几个小孔透气),放在散射光处,3-5天就发芽,等长出2-3片真叶时移栽到小盆里。
- 扦插育苗:如果已有健康母株,剪取10厘米长的嫩枝(顶部留2-3片叶),插入沙土或珍珠岩中,保持湿润,1周左右就能生根,成活率超高!
配好“土”:疏松透气是关键
孔雀草最怕“闷根”,土壤必须满足“疏松、肥沃、排水好”,新手直接用“通用营养土+珍珠岩”(3:1混合),或者用腐叶土+园土+河沙(2:2:1),再加少量腐熟有机肥(如羊粪球)作底肥,保证“吃饱又不撑”。
晒够“光”:越晒花越多,颜色越艳
孔雀草是“向日葵亲戚”,光照不足会徒长、花少色淡!每天至少晒6小时太阳,全日照最好(夏天正午烈日可适当遮阴,避免叶片灼伤),如果家里光照不足,花苞会变少,花期也会缩短,想让它开成“花球”,一定要把它扔到太阳底下“晒”足!
浇对“水”:见干见湿,不干不浇
孔雀草耐旱怕涝,浇水记住“宁干勿湿”。等盆土表面发白、叶片微微发蔫再浇,浇则浇透(直到盆底漏水),春秋季2-3天浇一次,夏天蒸发快,每天傍晚检查(避免正午浇水,高温浇水易烂根),冬天减少浇水,5-7天一次,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天天浇”,结果根系泡烂了,黄叶、死苗都是它!
施对“肥”:薄肥勤施,花开不断
想让孔雀草从春末开到秋末,“喂饱”很重要,但别浓肥!生长期(春秋季):每周施一次“水溶性花肥”(如磷酸二氢钾,稀释1000倍),促进枝叶生长;花期前:增施磷钾肥(如花多多2号,稀释1500倍),每10天一次,花苞冒个不停,花色也更亮;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停止施肥,植物进入休眠期,施肥易烧根。
巧“修剪”:摘心打顶,爆盆不难
孔雀草要想“爆盆”,必须“勤摘心”!苗高10厘米时,摘掉顶部嫩芽(保留3-4片叶),刺激侧枝生长;侧枝长到5-6厘米时,再摘一次心,反复2-3次,很快就能长出“满头分枝”,花谢后及时剪掉残花(从花下第2片叶处剪),减少养分消耗,还能催生新花苞,让花开一波接一波。
防好“病虫害”:这些“小麻烦”别忽视
孔雀草虽然皮实,但夏天闷热时容易招蚜虫(叶片背面有黏液、小虫子)和白粉病(叶片有白粉),蚜虫用“洗洁精水”(1:500稀释)喷洒,或挂黄色粘虫板;白粉病用“小苏打水”(1:1000稀释)擦拭叶片,严重时喷施多菌灵,平时多通风(别闷在室内角落),能有效预防病虫害。
新手避坑指南
- 别用深盆:孔雀草根系浅,用直径15-20厘米的小盆即可,深盆容易积水烂根。
- 别施浓肥:生肥(如未腐熟的淘米水、鸡蛋壳)或浓肥,会“烧”死根系,一定要“薄肥勤施”。
- 别频繁换盆:成苗每年换一次盆(春秋季),换盆时别伤根,带土移栽更容易服盆。
从一颗小苗到开满花盆的“小太阳”,孔雀草需要的不过是你一点点的耐心——多晒太阳、少浇水、勤摘心,它就会用一整个夏天的灿烂回报你,无论是阳台花盆、窗台花箱,还是庭院花坛,种上一盆孔雀草,连空气都会变得甜丝丝的!赶紧行动起来,让这个夏天被“小太阳”照亮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