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料峭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尽,当第一缕温暖的春风拂过枝头,有一种花,便以它独有的热烈与执着,为世界涂抹上最亮眼的胭脂色,它,就是紫荆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欲滴,紫荆花却以其独特的风骨和绚烂的色彩,在早春的画卷中,谱写出一曲关于生命、坚韧与奉献的动人诗篇。
记忆中的紫荆花,总是与老家的那棵老树紧密相连,那棵饱经风霜的紫荆树,就静静地伫立在老屋的庭院里,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每年春天,它总是不急不躁,在其他花草还在沉睡时,便悄然积蓄力量,然后在一个清晨,毫无预兆地绽放开来,那不是零星的点缀,而是整棵树、整片枝桠都被染上了深深的紫红,密密匝匝的花朵,紧贴着深褐色的枝干,从主干到分枝,直接“贴”在枝上,不留一丝缝隙,仿佛要将整个冬天积攒的热情,在这一瞬间尽情释放,这种“老茎生花”的独特习性,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一种对岁月的从容与 defiance。
走近细看,每一朵紫荆花都小巧玲珑,形态如蝶,又如豆,五片花瓣,或深紫,或粉红,边缘略呈波浪状,中间是一抹鹅黄的花蕊,凑近了,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幽的香气,不似玫瑰那般浓烈,却自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韵味,阳光透过花瓣,将那胭脂色的光晕洒在地上,斑驳陆离,如梦似幻,孩子们总爱捡起飘落的花瓣,夹在书本里,或是编成花环,戴在头上,那份纯真的快乐,至今想来仍觉温暖。
紫荆花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绚烂,更在于其内在的精神,它不像那些在温室中呵护的娇花,它选择在最朴素的环境中生长,在最凛冽的寒意后绽放,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壤,不刻意的照料,只要一丝阳光,一点雨露,便能顽强地生长,用最热烈的色彩装点世界,这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品格,不正是我们人生路上所需要的吗?面对困境与挑战,紫荆花教会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努力绽放,活出自己的精彩。
更令人动容的是紫荆花的象征意义,在香港,紫荆花是区花,象征着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深厚情谊,那紫红色的花瓣,如同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赤诚之心,它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符号,承载着无数人的家国情怀与美好期盼。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这句诗用来形容紫荆花再恰当不过,它们紧密地簇拥在一起,共同抵御风雨,共享阳光雨露,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也让人倍感温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更需要这份紫荆花般的质朴与团结,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坚韧,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包容。
春去春又来,紫荆花依旧会如约而至,它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指引,一种情感的慰藉,它用那抹永不褪色的胭脂色,告诉我们生命的美好与可贵,激励我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崭新的春天,在这胭脂色的诗行里,我们读懂了坚韧,读懂了奉献,更读懂了那份深植于血脉中的、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