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棱山楂以其果实硕大、五棱明显、口感酸甜爽脆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是许多果农的致富树,果实采收并不意味着管理工作的结束,恰恰相反,采后管理是确保树势恢复、养分积累、花芽分化以及来年连年丰产的关键时期,叶片的保护与养分的科学回流,更是采后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山楂树翌年的生长态势和产量品质。
叶片保护:光合作用的“绿色工厂”不容忽视
叶片是山楂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制造养分的“绿色工厂”,采后,树体结果负担解除,但叶片仍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不再用于果实膨大和发育,而是大量回流到树体,用于根系生长、花芽分化和养分储备,保护好此时的叶片,延长其功能期,对于提高养分制造和回流效率至关重要。
- 病虫害防治: 采后高温高湿的气候易引发病虫害,如早期落叶病、红蜘蛛、蚜虫、卷叶蛾等,这些病虫害会直接损伤叶片,导致叶片早衰、脱落,严重影响光合效能,采后要及时喷洒针对性农药,如杀菌剂(如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防治病害,杀虫剂(如阿维菌素、螺螨酯等)防治虫害,及时清除园内的落叶、病枝、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虫源。
- 叶面追肥: 采后叶片仍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通过叶面喷施叶面肥,可以快速补充叶片营养,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光合能力,可选用0.3%-0.5%的尿素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多种微量元素肥料(如钙、镁、硼、锌等),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磷酸二氢钾还能促进叶片中糖分和淀粉的积累,有利于养分向树体回流。
- 水分管理: 采后土壤既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过湿则根系缺氧,影响吸收功能,易引发烂根;过干则叶片萎蔫,光合作用下降,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适时浇透水,但忌大水漫灌,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保证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
- 避免机械损伤: 采后田间作业(如除草、施肥等)时,要避免对叶片造成机械损伤,保护好叶片的完整性和光合功能。
养分回流:积蓄力量,为来年“保驾护航”
养分回流是指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养分,向树体的枝干、根系和芽体中运输和积累的过程,采后养分回流的多少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树体的越冬抗寒能力、翌年春天的萌芽势、新梢生长量、花芽分化质量以及最终产量。
- 加强秋季施肥(基肥): 这是促进养分回流的根本措施,采后及时施入足量的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配合适量的速效化肥(如硫酸钾、过磷酸钙),有机肥能改良土壤,提供全面营养;速效化肥能及时补充树体所需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施肥方式可采用放射状沟施、条沟施或全园撒施后翻耕,施肥深度以30-40厘米为宜,施肥后浇透水,以促进肥料溶解和根系吸收。
- 合理修剪: 采后进行适当的修剪,可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养分向有效枝芽回流,主要是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细弱枝和徒长枝,对于结果枝组进行短截和回缩,更新复壮,保持树势中庸健壮,修剪后,配合喷施杀菌剂,防止伤口感染。
- 促进根系生长: 强大的根系是养分吸收和回流的基础,除了秋季施肥外,可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等),也能促进根系活力,提高养分吸收能力。
- 控制晚秋梢生长: 对于生长过旺、抽生晚秋梢的树体,应采取措施控制其生长,如喷施磷钾肥或生长抑制剂(如多效唑,需谨慎使用,浓度不宜过高),避免养分消耗在晚秋梢的生长上,保证养分供应给枝干和根系。
大五棱山楂树的采后管理,叶片保护是前提,养分回流是核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科学有效地保护好叶片,为养分制造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修剪和根系养护,促进养分高效回流,才能确保山楂树安全越冬,积累充足的养分,为来年春天的萌芽、展叶、开花、结果以及最终的高产优质奠定坚实的基础,果农朋友们务必高度重视采后管理工作,让每一棵大五棱山楂树都“休养生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