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杏以其果面金黄、果肉细腻、酸甜适口、成熟早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喜爱,在金太阳杏的生长周期中,生理落果期是决定其产量的关键时期之一,此阶段若管理不当,尤其是营养供应不足或失衡,极易导致大量落果,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是帮助金太阳杏树顺利度过生理落果期、提高坐果率、确保丰收的重要举措。
认识金太阳杏树的生理落果期
金太阳杏的生理落果通常会出现1-2次高峰期,第一次落果多发生在花后2-3周,主要原因是未授粉受精或受精不良,子房发育中途停止;第二次落果多发生在花后4-6周,主要与树体营养竞争有关,尤其是新梢生长与幼果发育对营养的需求矛盾突出时,弱势果实会因营养不足而脱落,花期低温、干旱、雨水过多、树体营养不良或过旺、病虫害等因素也会加剧生理落果。
生理落果期营养补充的重要性
生理落果期是金太阳杏树生长发育中一个关键的“营养临界期”,树体不仅要保证已坐幼果的细胞分裂和膨大,还需要满足新梢生长、叶片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对营养的需求,若此时期营养匮乏,特别是关键元素缺乏,会导致:
- 坐果率降低:幼果因得不到足够营养而停止发育脱落。
- 果实生长缓慢:即使未脱落,果实也会个小、畸形,商品价值低。
- 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为来年产量埋下隐患。 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补充,能有效减少落果,促进果实膨大,为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生理落果期关键营养元素及补充策略
针对金太阳杏树生理落果期的特点,营养补充应遵循“均衡营养、重点补充、速效与缓效结合”的原则。
-
氮(N):适量补充,促进生长与果实发育 氮是生命元素,对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至关重要,生理落果期适量补充氮肥,能促进叶片增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幼果提供充足碳水化合物,但需注意氮肥不宜过量,否则会引起新梢徒长,加剧与幼果的养分竞争,反而加重落果。
- 补充方式:可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每株成年树施0.5-1公斤,或结合浇水冲施,也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溶液,快速补充营养。
-
磷(P):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磷能促进细胞分裂和能量传递,对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生理落果期对磷的需求量较大。
- 补充方式:可追施高磷水溶肥或过磷酸钙,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既能补充磷钾,又能提高叶片光合效率,效果显著。
-
钾(K):增强果实品质,提高抗逆性 钾能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树体抗逆性(如抗病、抗旱、抗寒),生理落果期钾素充足,有利于幼果稳定发育。
- 补充方式:可追施硫酸钾或高钾水溶肥,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是补充钾素的有效途径,可与尿素等氮肥交替喷施。
-
硼(B):促进授粉受精,减少畸形果 硼是生殖必需元素,能促进花粉管伸长,提高授粉受精率,从而减少因授粉不良引起的落果,并降低畸形果率,金太阳杏对硼较为敏感。
- 补充方式:在生理落果前,叶面喷施0.1%-0.3%的硼砂溶液或硼酸溶液,注意硼肥不宜过量,以免产生药害,土壤缺硼的果园,可基施硼砂。
-
钙(Ca):增强果实硬度,预防生理病害 钙能增强细胞壁结构,提高果实硬度和贮藏性,预防果实软化和生理病害(如脐腐病,虽然杏不常见,但钙的重要性依然存在)。
- 补充方式:叶面喷施0.3%-0.5%的硝酸钙溶液或氨基酸钙肥,在幼果期开始补充效果更佳。
-
中微量元素与氨基酸、腐植酸类肥料 除了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外,喷施氨基酸、腐植酸类叶面肥或水溶肥,可以刺激树体生理活性,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增强树势,缓解逆境胁迫,间接起到保果作用,它们能与多种营养元素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营养补充的注意事项
- 土壤状况与树势诊断:施肥前最好能进行简单的土壤检测和树势观察,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和树体营养状况,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 施肥时期与方法:土壤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以利于肥料溶解和吸收,叶面喷肥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进行,避开高温时段,防止药害,喷施时要均匀周到,尤其是叶片背面。
- 适量原则:任何营养元素的补充都应遵循适量原则,过量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可能产生肥害,抑制作物生长。
- 综合管理:营养补充只是保果措施的一部分,要结合合理的修剪(调节树体养分分配)、花果管理(疏花疏果)、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才能达到最佳的保果效果。
金太阳杏树生理落果期的营养补充是一项精细而关键的工作,种植户需根据树体实际需求和生长环境,科学制定营养方案,精准补充所需元素,才能有效减少落果,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为金太阳杏的优质丰产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