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秋罗”——单是这三个字,便如一枚小巧玲珑的印章,钤在季节的扉页上,带着一种古典的、略带锋芒的雅致,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开,却自有其一番剪碎秋光,独留清香的隐逸芳魂。
初识剪秋罗,是在一个略带凉意的秋日午后,园子一隅,几株亭亭玉立的花草正悄然绽放,它的花朵不大,约莫两三寸高,花瓣呈精致的锯齿状,边缘微微卷曲,仿佛巧手的绣娘用银剪精心裁剪而成,又似被秋风轻轻吻过,留下细密的齿痕,这“剪”字,真是入木三分,道尽了它花形的不凡,花瓣颜色多为粉红或浅白,中间的花蕊丝丝分明,带着点鹅黄,衬得那花瓣愈发娇嫩,却又因了那锯齿的边缘,平添了几分坚韧与疏离。
剪秋罗的“秋罗”二字,亦是其神韵所在。“秋”,点明了它的花期,正值夏末秋初,万物渐次萧索之时,它却偏偏选了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节,不与春花争艳,不与夏荷争宠,只在夏末的余温与秋初的凉意中,静静吐露芬芳,这份从容与淡泊,不正是隐者之风吗?“罗”,则指其花瓣轻柔如丝,质地细腻,仿佛上好的罗纱,朦胧中透着光华,微风拂过,花枝轻摇,那罗裙般的花瓣便随之颤动,愈发显得婀娜多姿,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飘逸。
我想,剪秋罗大约是懂得“藏”的,它不像牡丹那般富丽堂皇,招摇过市;也不似梅花那凌寒傲雪,名满天下,它更像是深闺中的佳人,或山野间的隐士,默默无闻,却自有风骨,它常常生长在疏林下、草丛间,或是一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不挑拣土壤,不苛求阳光,只要一方小小的天地,便能扎下根,开出属于自己的花,那花色,或许不是最艳丽的,却自有一种温润的光泽;那花香,也不是那种扑鼻的浓烈,而是淡淡的,需凑近了,细细品味,才能察觉到那一缕清幽的芬芳,沁人心脾。
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剪秋罗,便像是那“小隐”的代表,它不刻意避世,却自有其清高的姿态,那花瓣边缘的锯齿,是它的“锋芒”,也是它的“铠甲”,守护着内心的纯净与安宁,不与世俗同流,不为浮华所动,它只是安静地在那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装点着秋天,用那份剪碎秋光的勇气,诠释着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看着这剪秋罗,我忽然想起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或隐居山林,或寄情田园,不也是如这剪秋罗一般,在喧嚣的尘世中,为自己保留一份心灵的净土吗?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万贯的家财,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立的人格,如剪秋罗般,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剪秋罗,它以“剪”为形,以“秋”为时,以“罗”为质,更以“隐”为魂,它是一首写在秋风里的诗,一幅绘在素绢上的画,一曲低吟浅唱的隐者之歌,它告诉我们,生命可以有不同的姿态,不必刻意追求瞩目,只要坚守内心的那份本真与美好,即便是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剪碎一片秋光,留下一缕永恒的芳魂,下次当你漫步于秋日的园中,不妨留意一下那些不起眼的角落,或许,就能邂逅这份剪碎秋香的隐逸之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