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种植果树本是一件充满希望与乐趣的事情,看着亲手栽下的小树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份喜悦无与伦比,不少新手朋友满怀热情种下果树,却没过多久就发现树苗日渐萎靡,壮烈牺牲”,落得个“种死”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果树“种死”往往并非偶然,而是由一些常见的误区导致的,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导致果树“种死”的8大原因,并重点剖析新手最容易中招的“2大杀手”,帮助大家避开这些“坑”,让果树茁壮成长。
果树“种死”的8大原因:
-
选址不当,光照通风是关键: 果树大多喜光,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光合作用不足,生长衰弱,易患病虫害,通风不良也容易导致病菌滋生,增加发病几率,有些土壤过于黏重或排水不良,也会导致根系窒息腐烂。
-
栽植过深或过浅: 栽植过深,土壤表层透气性差,根系呼吸困难,容易闷死;栽植过浅,根系裸露,易受干旱、冻害和机械损伤,难以固定树体。
-
基肥施用不当“烧根”: 新手往往爱下“重本”,在栽植时施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猪粪直接埋入)或过量化肥,这些肥料在土壤中发酵放热,极易烧伤根系,导致“烧死”树苗。
-
浇水过多或过少: “干浇湿浇,浇则浇透”是浇水原则,但新手常把握不好度,浇水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根系缺氧腐烂;浇水过少,土壤干旱,根系吸收不到水分,导致树苗脱水死亡。
-
忽视修剪,枝杂混乱: 果树栽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定干和修剪,以平衡根系与地上部的生长,培养良好的树形,忽视修剪,会导致养分过度消耗在无用枝条上,主干生长不良,甚至难以成活。
-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新手往往对病虫害识别能力不足,或抱有侥幸心理,发现少量病虫害时不及时处理,任其蔓延,最终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
盲目引种,不适应当地气候: 不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如冬季最低温、夏季高温、无霜期等),盲目引种不适宜的品种,果树难以适应环境,生长不良,最终可能冻死或热死。
-
频繁移栽,伤根严重: 有些新手购买回来的树苗本身根系就受损,或者栽植后觉得位置不好,频繁移栽,每次移栽都会大量伤根,导致树苗恢复能力下降,种死”。
新手中招率最高的“2大杀手”:
在以上8大原因中,新手朋友最容易中招、也是最致命的,莫过于以下这2个:
基肥施用不当“烧根”
这是新手栽果树最常见的“头号杀手”!很多新手认为,种树时多施点肥,树苗就能长得更快更好,将买来的鸡粪、牛粪甚至化肥,一把一把地直接填到树坑里,和土壤混合一下就栽上树苗。
致命原因:
- 未腐熟有机肥的“二次发酵”: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会进行发酵分解,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发酵温度可达50-70℃)和有害气体(如氨气),直接灼伤果树幼嫩的根系,导致根系失水、坏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烧根”。
- 过量化肥的“盐分胁迫”:一次性施用过量化肥,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根系细胞液反渗透,造成根系脱水坏死,即“肥害”。
新手如何避免:
- 有机肥必须腐熟:购买商品有机肥确保已腐熟,如果是农家肥,必须提前至少3-6个月堆制腐熟,腐熟后的有机肥呈褐色、无恶臭、质地疏松。
- 化肥要少量分次:栽植时底肥化肥用量不宜过多,最好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土壤混合均匀,且化肥与根系之间要有一定距离(至少10-15厘米厚隔离土层)。
- 建议:新手栽树,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缓释肥或复合肥,且要与根系充分隔离。
浇水过多或过少——“旱死”或“涝死”
浇水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新手要么怕旱死,天天浇水;要么以为下了雨就不用管,结果旱死,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极易导致果树死亡。
致命原因:
- 浇水过多——“涝死”:新手往往“心疼”树苗,怕它口渴,频繁浇水,果树根系也需要呼吸,土壤长期过湿,会导致土壤孔隙被水充满,根系缺氧,呼吸困难,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久而久之根系腐烂窒息而死,表现为叶片发黄、脱落,甚至整株死亡。
- 浇水过少——“旱死”:特别是栽植后的缓苗期,根系尚未恢复吸水能力,如果此时土壤过于干旱,树苗水分供应不足,叶片萎蔫得不到缓解,也会导致干枯死亡。
新手如何避免:
- 把握“见干见湿”原则:浇水前用手插入土壤下2-3厘米,感觉干燥了再浇,浇水时要浇透,即水从盆底或坑底流出为止。
- 注意排水:确保种植地排水良好,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尤其是容器种植的,一定要有排水孔。
- 观察树苗状态:叶片轻微萎蔫是缺水信号,及时浇水;叶片持续暗淡无光、甚至发黄脱落,可能是浇水过多,需及时松土通风,严重时要考虑脱盆检查根系。
- 新栽苗缓苗期:缓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积水,可经常向叶片及周围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减少蒸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