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万物萧瑟,朔风如刀,当大多数花草在严寒中敛去锋芒,隐入沉寂之时,却有那样一种生灵,偏要在冰雪封冻的大地上,倔强地擎起一抹素雅的清辉,它,便是寒兰——不与春芳争艳丽,甘伴霜雪傲冬寒,以一身雪魄冰魂,在凛冽中书写着生命的孤高与坚韧。
寒兰之“寒”,首先在于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它不像春兰、蕙兰那般喜暖,偏爱生长于海拔较高、云雾缭绕、湿润通风的山涧谷地,常常伴着潺潺流水,隐于嶙峋怪石之间,这种环境,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品格,它习惯了清寒,习惯了寂寞,习惯了在无人问津的幽谷中独自修炼,寒兰的叶片,多细长而柔韧,如碧绿的剑鞘,色泽深沉,不似春兰那般肥阔,却自有一股挺拔秀逸之气,即便在寒风中,也显得刚劲有力,不卑不亢。
寒兰之“寒”,更在于其清雅绝俗的风姿,它的花,不似牡丹的富丽堂皇,不似玫瑰的热烈奔放,而是以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姿态示人,花色多为素雅的绿、白、黄,偶有紫晕,也绝不浓艳,花瓣修长,线条流畅,宛如美人衣袂飘飘,又似君子衣冠楚楚,最令人称奇的是其独特的“捧舌”与“舌”,常常带有鲜艳的朱点或红斑,于素净中平添几分灵动与娇媚,宛如雪地里几点跳动的火焰,既醒目又不失雅致,一茎寒兰,少则三五朵,多则十余朵,错落有致地绽放于细长的花葶之上,幽香阵阵,清远悠长,若有若无,沁人心脾,这香气,不似其他兰花那般浓郁扑鼻,而是如丝如缕,需静心细品,方能体会其“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妙境。
寒兰之“寒”,最深邃的在于其蕴含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品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一直被视为“花中君子”,象征着高洁、典雅、忠贞,而寒兰,因其生长于严寒,绽放于寂冬,更被赋予了坚韧不拔、淡泊名利、孤芳自赏的深刻内涵,它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只在自己的季节里,默默积蓄力量,然后勇敢地绽放生命的华彩,这种“凌寒独自开”的勇气,这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境界,正是无数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君子之风,古代的隐士高人,常以寒兰自喻,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本真的志向,寒兰,早已超越了一种花卉的范畴,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符号。
寒兰已走出幽谷,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兰科植物中备受珍视的品种,它的美,是一种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美,一种于清寒中透出的生命张力,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丽,不在于外界的喧嚣与赞誉,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与坚韧;真正的品格,不在于顺境中的张扬,而在于逆境中的坚守。
寒兰,这冰雪中的精灵,以它独特的风骨与魅力,征服了无数人的心,它不仅装点了冬日的萧瑟,更在我们心中播撒下坚韧与清雅的种子,愿我们都能如寒兰一般,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内心的澄澈与高洁,不畏严寒,不惧寂寞,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芬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