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冰花,这名字初听,便带着几分泥土的芬芳与诗意的朦胧,它不是温室里娇贵的名花,却以一种质朴而坚韧的姿态,深深扎根于乡土记忆之中,成为无数人心中关于童年、母爱与奉献的温暖符号。
鲁冰花,学名羽扇豆,其形态独特,叶片形似鲁班之刨子,故有“鲁冰”之名;又因其花朵色彩斑斓,蓝紫、粉白、玫红交织,如蝴蝶展翅,又如星辰坠地,又被称为“兰花草”、“狼尾花”,但在我心中,它更承载着那份“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记忆中,家乡的山野间、田埂旁,常常能看到它们成片盛放的景象,它们不与春争艳,却在春末夏初,当许多繁华落尽时,悄然绽放,用一抹抹绚烂的色彩,装点着宁静的乡村。
小时候,我并不懂得鲁冰花的寓意,只觉得它们平凡而美丽,奶奶常说,鲁冰花是“苦菜花”,生命力极强,即使贫瘠的土地,也能顽强生长,她会在农忙之余,采摘一些鲁冰花的嫩叶,晒干后泡茶喝,说能清热解毒,那时的我,只觉得那茶水带着淡淡的苦涩,却又有一丝回甘,后来,从大人们的闲谈和偶尔看到的电影中,我才渐渐明白鲁冰花更深层的象征——那是对母爱的颂歌,是对奉献的礼赞。
电影《鲁冰花》中,那个早慧的少年阿爸,用画笔描绘着家乡的美丽与苦难,而默默支持他的,除了母亲的辛劳,还有那漫山遍野盛开的鲁冰花,母亲如鲁冰花一般,朴实无华,却用尽全部的爱滋养着孩子,最终却如鲁冰花凋零,化为春泥,将希望留给了下一代,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鲁冰花,它静静地开在角落,不张扬,不索取,却用自己的一生,回馈着土地,滋养着生命,它就像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坚韧与付出,支撑起家的温暖,孕育出未来的希望。
身处都市,钢筋水泥取代了田野山野,鲁冰花的身影也渐渐遥远,但每当听到那首熟悉的《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悠扬的旋律总能轻易触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那漫山遍野的鲁冰花,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化作了乡愁的寄托,化作了母爱的象征,化作了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永恒礼赞。
鲁冰花,它开在记忆的深处,开在游子的心间,更开在那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人们生命里,它用朴素的美丽,诠释着生命的真谛,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不要忘记那些如鲁冰花般平凡而伟大的爱与付出,这份爱与奉献,如同鲁冰花的芬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温暖着我们前行的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