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树(Catalpa bungei)作为我国珍贵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其材质优良、树形优美,深受人们喜爱,实生楸树繁殖速度慢,且易发生性状分离,嫁接繁殖是保持优良品种特性、快速繁殖苗木的有效途径,在楸树嫁接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砧木至关重要,梓树(Catalpa ovata)因其与楸树亲缘关系近、适应性强、来源广泛,已成为楸树嫁接的常用砧木之一,而把握最佳的嫁接时间,则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梓树砧木嫁接楸树的理论基础
梓树和楸树同属紫葳科梓属植物,两者在生物学特性上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用梓树作砧木,不仅能利用其发达的根系增强嫁接植株的生长势和抗逆性(如抗旱、耐寒、耐瘠薄等),还能提高楸树的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尤其在一些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优势更为明显,选择梓树作为楸树的砧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且高效的。
梓树砧木嫁接楸树的关键时期——嫁接时间选择
嫁接时间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砧木和接穗的生长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对于梓树砧木嫁接楸树,以下几个时期较为适宜:
-
春季枝接(主要推荐):
- 时间: 一般在砧木芽体开始萌动但尚未展叶或刚展叶时进行,具体时间因地区气候而异,大致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砧木形成层开始活跃,养分积累较多,愈合组织容易形成;接穗可选择上年生、已充分木质化的休眠枝,或带有顶芽的嫩枝(绿枝嫁接)。
- 优点: 此时温度适宜,湿度较大,有利于接口愈合和接芽萌发,春季嫁接的苗木,当年生长量大,能快速成形。
- 具体判断: 以梓树砧木上的芽开始萌动,手握砧木枝条有明显的“离层感”(即树皮容易剥离与木质部分离)时,为最佳嫁接时期,此时形成层细胞分裂最旺盛。
-
夏季芽接(补充选择):
- 时间: 主要在6月至8月,砧木和接穗均处于旺盛生长期,树皮容易剥离。
- 方法: 常采用“T”字形芽接或方块芽接,接穗应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健壮枝条,带有饱满的芽。
- 优点: 此时温度高,愈合速度快,如果操作得当,成活率也较高,嫁接后当年芽不萌发或萌发后能充分木质化,有利于越冬。
- 注意: 夏季高温干旱时,需注意遮阴和保湿,防止接穗失水死亡。
-
秋季芽接(较少采用,视地区而定):
- 时间: 在9月上中旬,砧木树皮仍易剥离,接芽当年不萌发,可在砧木上越冬,次年春季萌发。
- 优点: 此时砧木养分回流,接口愈合良好,接芽越冬后萌发早而整齐。
- 注意: 秋接后要注意防寒保护,防止接芽受冻。
影响嫁接时间选择的其他因素
- 地区气候: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北方地区春季回暖晚,嫁接时间可适当推迟;南方地区则可适当提前,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当年的物候期灵活调整。
- 砧木和接穗状况: 确保砧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接穗应采自优良母树,生长充实,芽体饱满,贮藏的接穗要检查是否失水或霉变。
- 天气状况: 避免在阴雨、大风或烈日下进行嫁接,以晴朗无风的天气为佳,嫁接后应有几天的晴好天气,利于接口愈合。
嫁接后的管理要点
无论选择哪个时期嫁接,嫁接后的精细管理都是保证成活和促进生长的重要环节:
- 检查成活率与补接: 嫁接后10-15天检查接穗是否成活,芽片新鲜、叶柄一触即落表示已愈合成活,未成活者应及时补接。
- 解绑与抹芽: 当接穗明显成长,接口愈合牢固后(约20-30天),应及时解除绑缚物,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的蘖芽,以免养分消耗。
- 支撑与防风: 对于嫁接成活的新梢,在长到一定长度时,应设立支架进行绑缚,防止被风吹折。
- 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促进嫁接苗健壮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施磷钾肥,利于木质化。
- 病虫害防治: 注意观察,及时防治病虫害。
利用梓树作为砧木嫁接楸树,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繁殖技术。春季萌芽期(3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梓树砧木嫁接楸树的黄金时期,此时砧木形成层活性强,愈合速度快,成活率高,根据实际条件和需求,夏季芽接也可作为补充,关键在于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砧木和接穗的生长状况,灵活选择最佳嫁接时间,并加强嫁接后的精细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壮的优质楸树苗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